阅读历史 |

第102章 知行合一(2 / 3)

加入书签

但话还没出口,他就又笑出了声:“你与那小子交情不错,以后不妨多走动走动,咱们虽然立场不同,但若能保持联系,有益无……”

“爹!”

杨天胜不爽的打断了亲爹语重心长的嘱咐:“您能不能别老拿您那一套说事儿?孩儿与杨老二乃是君子之交,若是带着功利之心去刻意结交,可不就变味儿了?您倒是酒肉朋友满天下,但您落难之际又有几人是真心帮您?”

杨英豪一拍桌,板着脸喝道:“毛儿都还没长齐的黄口孺子,你懂什么?那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杨天胜梗着脖子丝毫不怂:“那您倒是说说,您哪个朋友曾豁出老命去保您一命?”

杨英豪拧起眉头:“那是你们还年轻,还不知世事艰难、身不由己……”

杨天胜摆手:“得,您交您的朋友,孩儿交孩儿的朋友,孩儿没信您哪一套,不也交了这么多好友?您信不信,孩儿现在给杨老二递书封信过去,告诉他孩儿马上就要嗝屁儿了,他立马就得抛下手里头的事务,抽身来江浙救孩儿?”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杨英豪反手一巴掌把他头打歪,而后又迟疑着问道:“你真有这个自信?”

杨天胜:“不信咱爷俩打个赌?”

杨英豪顺手一巴掌把他头打正:“这种事儿能拿来打赌?”

杨天胜双手抱头,委屈的嚷嚷道:“那不是您不信么?”

“老子何时说过老子不信?”

杨英豪瞪了他一眼,末了又道:“若你当真觉得你们是好友的话……待此间事了,你多邀约些帮手,去救那小子一回吧!”

“嗯?”

杨天胜放下双手:“您刚不还说,那厮宗师之下无敌手么?怎么扭头就又要人去救他了?”

杨英豪一抬手。

杨天胜连忙双手抱头。

杨英豪放下手,说道:“他再高明,还能一人单挑整个大魏朝廷?他在扬州杀了那么多官儿,大魏朝廷能放过他?”

杨天胜:“唔,您说得在理……”

杨英豪:“老子若是没料错,大魏朝廷押解他回京的圣旨,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杨天胜“啧”了一声:“可惜了,杭州这边的热闹,那厮看不到了……”

杨英豪到底还是没忍住,抬手就“梆梆”给了他两拳:“就知道看热闹、看热闹,你脑子里到底还有没有点正事?”

这两拳,疼得杨天胜眼泪儿都快出来了。

他深深的看了老父亲一眼,忽然拔腿就跑:“你就知道打我,我脑子都被你打傻了,你等着,我这就回家告你的状……”

杨英豪大怒,起身撸袖子:“混账玩意,看老子今天不打死你!”

杨天胜“嗷”的一声,一溜烟儿的就不见了人影。

杨英豪止住脚步,“嘿嘿”的笑出了声。

他坐回四方桌前,悠然的提起茶壶给自己续上一盏茶水,捏在手心里面带得色的轻声自言自语道:“出林笋子高过母、初生牛犊挺直腰……有老子当年的风范!”

他没告诉自家傻儿子,朝廷虽然肯定会押解杨二郎返京,但必然不会真拿他怎么样。

那把刀,太利了……

……

相似的对话。

还发生在神都洛阳、紫微宫深处。

一身圆领玉白袍服的熙平帝,端坐在一间阴暗森冷的宫殿内。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白发白须、身穿朱红四爪蟒袍的老太监。

老太监捧着一个兽首小火炉,眯着双眼,眉宇之间还带着些许不耐烦之色。

而端坐在他对面的熙平帝,脸上却没有丝毫不愉之色,嘴角还噙着些许温和的笑意。

“接得下。”

老太监淡淡的回道。

熙平帝脸上的笑意正要泛滥,就听到对面的老太监又道:“接完他死,杂家给他陪葬。”

“这……”

熙平帝嘴角的笑容一僵,面浮迟疑之色。

老太监斜睨了他一眼,补充道:“陛下纵是将那老几位请出来,结果也相差无几!”

熙平帝慢慢皱起了眉头,犹有不信的沉声道:“弱冠之子,何以至此?”

老太监不耐的回道:“八岁稚子持利刃尚能杀人于市,何况是一位知行合一的归真高手乎?”

熙平帝沉吟片刻,徐徐摇头:“此子太利,有妨主之嫌!”

老太监揣起双手,淡淡的说道:“太祖太宗,马上安天下,不畏高山不惧海河、不避锋矢不惮一切敌,而四邻俯首、文武低眉、百姓安居乐业!”

“反观先帝与陛下,帝王之术烂熟于心、分化制衡炉火纯青,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然四邻窥探、文武生异,百姓苦不堪言……陛下当真不知为何?”

言下之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