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章 枪法六品,七月终末!(1 / 2)

加入书签

经过昨晚一役,阎闯认识到器械的重要性——

“拳脚终究有限。”

“昨晚,我要是有一定的枪法造诣,凭借‘奇物·红缨枪’,未必不能跟杜寒风斗上一斗。”

可阎闯过去二十年大多时间都在精研拳法,对器械只做了基本练习,哪怕是最拿手的枪法,在他如今的拳法造诣面前,也上不得台面。

但是,从今日起,阎闯必须将器械功夫特别是枪法重视起来。

“‘程家拳’的常见的器械有长棍、齐眉棍、三节棍、两节棍、枪、大枪、双枪、双头枪、钩镰枪、护环短刀、大刀、大关刀、朴刀、马刀、七星刀、双飞蝴蝶刀、剑、戟、藤牌、燕尾盾牌、排叉、月牙铲、铁尺、缨枪、流星锤、铁链、软鞭等。”

兵器是拳脚的延伸。

以‘程家拳’各路拳法为根本,大刀也好,长棍也罢,亦或是长枪,都是从拳法中衍生得来。

阎闯主修的‘红缨枪’,就是‘枪’的一种——

“七尺枪八尺棍,大枪一丈零八寸。”

枪相比大枪,所需力量某种程度上更小,与大枪相比,用法更多借鉴短兵器,相对更加灵巧,一般比较适合灵动的枪法,因为较短,所以适合兼枪带把的枪法,更加灵活。

“如今我拳法大成,在这基础上,练习枪法,事半功倍。”

先拳脚。

后兵器。

这是大部分拳法传承的传统,其缘由,也正在于此。

不急不缓。

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

根基为先。

这是“传武”!

而阎闯此时,就到了钻研器械兵刃的阶段。

其主修,是为枪法。

‘程家拳’中的枪法讲究‘枪如蛇行,手足迅疾,见肉分枪,贴杆深入,圈为元神,分形入用,急进连击,刚柔相济,攻守兼施’,以扎法十八种、革法十二种、步法十五种为基本内容,都是从各门拳法中化用得来。

刺!

阎闯握枪,扎枪急进——

“单杀手扎、左右串扎、左右圈扎、穿帘扎、带扎、左右插扎、提壶扎、实扎、回龙扎、月芽扎、子午扎、截枪扎、无中生有扎、迎枪扎、虚扎、腾蛇扎、鸳鸯扎、降扎。”

此为‘十八扎法’。

“劈枪倒手、挑枪倒手、缠枪倒手、和枪倒手、流枪倒手、击枪倒手、盖枪倒手、提枪倒手、扑枪倒手、钩枪倒手、卷枪倒手、封枪倒手。”

革法也称倒手,此为‘十二革法’。

至于步法,则全在拳法中。

扎法是攻人之枪法。

革法是开枪之法,属防守枪法。

只要将这十八扎法、十二革法与十五种步法练到扎实,熟练配合,便可达到枪法

“前朝枪术宗师吴殳所作《手臂录》对各家枪法及单刀作了精辟的论述,将枪法分为六品:神化、通微、精熟、守法、偏长、力斗。”

一曰‘神化’,我无所能,因敌成体,如水生波,如火作焰。

二曰‘通微’,未宏全体,独悟元神,以一御百,无不摧破。

三日‘精熟’,敏悟未彻,功力甚深,犹如鲁贤,学由身入。

四日‘守法’,有传必习,不替家门。

五日‘偏长’,手、足、身、目,深有一得。

六日‘力斗’,虚实全无,动即犯‘硬’。

所谓‘力斗’,即能以枪法对敌,但不通虚实,只知道照本宣科,使的是枪,实则蛮力,只能算是枪法初入门阶段。

阎闯目前,就在此境。

“我下一步,须在手、足、身、目方面,有一所长,能克敌制胜,得一丝枪法精髓,这便是五品‘偏长’!”

阎闯挺枪,扎、革、步,三法皆熟!

……

师父走后的

想他。

杜寒风只是插曲,处理之后,阎闯仍是有条不紊的习武以及管理武馆。

武馆方面,二十来个刚入门的弟子正在修习‘马步桩功’,这是‘程家拳’的入门功夫,难度不小,例如魏全,连同‘十二桥手’,苦修三年才‘登堂入室’。

这是门槛,是修习‘程家拳’的一道门槛。

阎闯六岁来武馆,二十年间,看到过许多的师兄弟就被这道门槛拦住,迟迟不能将‘铜桥铁马’练通,一年两年,看不到希望,最终放弃,选择离去。

能像魏全这样一门心思坚持三年的,其实少见。从这方面而言,魏全至少在毅力跟坚持上面要远超常人。

不过,这是此前。

如今。

在《教学相长》的加持下,能让那些听讲者提升50%的讲解效果,相当于变相的降低了‘马步桩功’的习练难度,降低了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