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0章 绝杀(2 / 4)

加入书签

开始就要削减到22%。”助理小心翼翼地说着。

果不其然,林军反应非常大:“什么?踏马的******”

这种操作,他真没见过。

龙达院线可以理解,但院线联盟此番操作,毫无疑问就是往他们的脸上扇巴掌。

这是在外界、业内传递一种信号:我们不看好《重返二十岁》。

太踏马欺负人了。

其实院线联盟也没见过像《重返二十岁》这样的电影,热度和话题还有排片都这么高,却没有反馈到票房。

小助理没敢挂电话,等林军骂完,挂了电话,才一脸受气包模样的上网买了《夏洛特烦恼》的电影票。

不仅买,她还买了五张,带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哼!

林军的情绪迟迟不能平复。

想不明白,为何李亦如此不识抬举,对着干,于双方而言都没有任何好处。

也想不明白,排片的事为何能够如此草率,就不多观察几天?

上映

院线联盟真就人均赌狗呗?

同时,他又有些担忧,这种提议都能通过,是不是意味着,从电影市场的专业角度看,电影后续很差?

林军很想质问,但他知道不能,只能努力地调整好情绪,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出去,最后得知,这是院线联盟的会长,力排众议、一意孤行所的决定。

这让他稍稍安心,证明从市场分析,情况还不至于糟糕的那么离谱。

但是,也更让他生气了。

家人们,谁懂啊!?

可现如今排片已定,能做的就是让电影票房再次好起来,这样才会迎来转机。

“必须得想想办法。”

林军又给助理打了个电话,通知高层到宣发部门开会。

且不论阳光娱乐因为排片一事,展开了何等奔放的头脑风暴,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夏洛特烦恼》

不同于《重返二十岁》的刷屏,夸演技、夸真实、夸代入,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套,一看就很假,非常浓厚的营销味道。

《夏洛特烦恼》可讨论的东西可太多了:名场面、台词、梗,还有李亦的新歌等等

并且非常出圈,在一些与电影根本毫不相关的评论区里面,都能看到电影里面的台词和梗。

真的是像刷屏一般,但却不会引起别人的厌烦,反而会提起了他们对电影的好奇心。

因为一些台词和梗,就算没看电影的人,听着也会觉得很有趣。

导致许多本来没有观影计划的人,有种不看都有点落伍的感觉,趁着这股风气,为《夏洛特烦恼》贡献了一张电影票。

还有李亦这次为电影写的新歌,这同样能许多人提起兴趣,去到电影院挖掘彩蛋。

老实说,曾经那些一天创下四五亿票房的大片,讨论度都没有现在高。

虽然这次有繁星公关和龙达影业发行的推动,但仅是起了个头,网友们便自发性地玩了起来,一个个化身为自来水。

实在是《夏洛特烦恼》和李亦本身,有着太多太多话题了。

首先就是前期的宣发,李亦突然宣布跨界做编剧,网友基本上从怀疑到先相信再质疑。

然后是公开打擂台,《重返二十岁》的营销几乎到了极致,将《夏洛特烦恼》一度牢牢地压在身下。

最后就是电影上映,两部电影的口碑一下子反转过来。

还有两个剧组路演的采访问答、隔空回应。

这些都充满了话题性。

最重要的就是,李亦的突然跨界,如今看来还真给他跨成功了,这种不可思议,充满了奇迹色彩的事情,怎么可能不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不仅《夏洛特烦恼》的口碑在扩散,就连李亦本身,也被网友们诸多吹捧,天才、鬼才等名头,不要钱似的往他头上安。

“我早就说过,要相信李亦,就像当初李亦发布的

“综艺搞笑、各种类型的歌曲、电影,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事情?说一句天才真的不为过!”

“李亦真的有系统吧?能不能借我用一下?”

“从差点过气,到如今成为人气顶流,这一年来的经历堪称传奇。”

“是时候喊出我们的口号了:为亦疯,为亦狂,为亦哐哐撞大墙。”

“呜呜呜,颖儿姐就是靠着这句口号把亦哥儿拐回家的!!!”

李亦九月三十号发的最新一条微博:路演开始~

两天时间,三百万加评论。

评论区全是网友和粉丝的夸赞。

而另一边完全是不一样的光景。

“电影拍的又脏又臭没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营销厉害——秋雅。”

“再好的营销,都比不上观众的口碑,在网络时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