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7章 你怎么知道我钓到了大鱼(2 / 3)

加入书签

的龇牙咧嘴,让节目组的摄影师给他拍照。

或许意识到自己像是没见过世面一般,李亦调整了一下心情,摆出一副淡然的样子,露出浅浅的微笑——

钓到大鱼当然是高兴的,如果一副不屑的样子,就显得太过了!

等李亦拍完,其余三货也迫不及待地开始拍了起来。

李亦是正面双手摊开拿鱼的,他们却分别是上下拿鱼、倒过来上下拿鱼、黄崇文更是拿着鱼像端枪一样。

仿佛这样,就可以不让别人看出来这是同一条鱼。

李亦猜测,他们的下一条朋友圈,或许会把自己屏蔽掉。

回去的路上,李亦双手抱着大鱼,不让别人帮忙。

可惜的是,这不是白天,一个人也没有遇到。

如果不是农村大多都睡得早,他真的想扛着这条鱼进村里面巡游。

“我刚想出去喊你们回来吃饭.”

林旦就在门口,见到前面的黄崇文,说着便看到了走在后面,抱着大鱼的李亦,眼睛都瞪大了:“我去,这么大的鱼啊?”

杨洁仪也闻声而至,看到这么大的鱼,同样是一脸震惊。

“不大,不大,也就不到一米长,十来斤重的样子。”李亦一脸谦虚。

看着李亦装逼,钓鱼小队里的其他三人都很是羡慕。

本就已经走火入魔的张磊不用多说。

黄崇文和郑朝阳,在看到李亦钓到这么一条大鱼之后,已经正式掉坑了,打算吃完饭继续钓,回去之后就立马买属于自己的装备!

这时,王怀忠出现了,工作人员也找来了冰块和泡沫箱将鱼存放好。

“小亦,这条鱼你打算怎么处理,兑换工时,还是打算你们自己吃?”

“你怎么知道我钓到了半人高,十几斤重的大鱼?”李亦一脸惊讶地反问王怀忠。

王怀忠:“.”

于是又问了一遍。

李亦这才正经回道:“不换不换。”

他也不准备自己吃,这放在条件艰难的蘑菇屋实在是太奢侈了。

而且这么大的鱼,他们不会处理,也吃不完,节目组可不会帮忙存放。

李亦打算明天一早去村民家问问看有没有要的,换点钱自己买菜更香!

他刚上网查了一下,超过十斤的红友鱼,价钱还是比较美好的,能有个大几十块钱一斤。

然而,王怀忠早就预料到他的想法,得意地说道:“我们节目组和附近的村民都打过招呼了,他们不会买你的鱼,你要卖也只能是贱卖,还要费功夫,到头来不一定能有节目组给的工时多哦。”

他的预料李亦也早有预料,上次卖空调就是个例子。

不过,再贱卖李亦觉得这条鱼卖个两三百块也不成问题,这足够他们下一次录制的伙食了。

还干什么活儿?

天天钓鱼!

见李亦不为所动,王怀忠又道:“但是你们要钱有什么用呢?去镇上可是有大半个小时的车程,你们骑电动三轮车去吗?”

电动三轮车是没牌的,在村子里骑没事,但上路就不合法了

“那你就别管了!”张磊已经想好了办法,大不了舔着脸去找村民帮忙买菜嘛!

只要“劝”客人别点那么贵的菜,两三百块钱真能撑过一次录制,想到不用干活,能天天钓鱼,张磊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王怀忠暗叹了一口气,节目的规则还是有很多漏洞的,嘉宾现在有能力钻,他也是真没办法阻止。

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李亦还能在海边钓起一条超过十斤重的红友鱼。

要是一些杂鱼小鱼,鱼塘村的村民肯定是不会要的,他们一网下去就能捞到不少。

王怀忠想了想,做出了让步:“这样,我给你们解锁渔船怎么样?不过得等到下次录制才能使用,因为我们也需要和别人沟通。”

听到这话,眼神刚亮起来的黄崇文和郑朝阳,光芒又迅速黯淡下去。

李亦和张磊还有林旦商量了一下,一致同意将红友鱼用来解锁渔船,他们想出海玩很久了!

毕竟,他们解锁渔船需要一百个工时,或者需要钓到一百斤的鱼。

前者就不用说了,换完晚饭的食材和饮料,他们现在剩余的工时就剩两个。

后者更不用多说,运气不好,怕是录完一整季他们都钓不到一百斤的鱼

他们现在的处境就是:饿又饿不死,弹又弹不起。

而且,出海打鱼是算工时的,可能也会很辛苦,但不管怎么样,应该都比摘西瓜轻松一点吧?

谈好条件,王怀忠满意地走了,蘑菇屋的晚饭,也终于在九点半开动。

一时之间,只剩下筷子碰碗的扒饭声,众人都饿的不轻。

他们也没有忘记夸赞杨洁仪的手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