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乙木清心诀(1 / 2)

加入书签

山岭之间,两道人影淌过近乎半人高的杂草,而此时夕阳依然快西下。

烧红半边天的西边,他们走在夕阳里,身后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师兄,你确定是往这边走?”

李易停了下来无奈的开口道,只因在弯弯道人的带领下,他们一路跋山涉水偏偏不走那阳康大道,专门往这种人迹罕见的山岭子中钻。

“师弟啊,老道这么走自是有我的一番道理,跟上便罢!”

不知走了多久,直到那蟾宫摇摇晃晃的爬上凌霄,清幽冷寒的月色透过山林之间渲染的如同鬼魅。

“到了!到了!”

弯弯道人神色兴奋,从那幽幽密林之中钻了出来,指着前方一幽谭喊道。

李易走上前去,望向那幽潭,只见月色下水雾弥漫,漫天星辰坠入水中格外耀眼。

水潭四周长满各种奇花异草,恰若此时冷风骤起吹皱一湾清幽,顿时垂落于水面轻轻摇曳着身姿。

“嘿嘿,我就知道老道的记忆怎么会出错呢,师弟这不就是了!”

老道指着水潭得意的笑着,那魔性的笑声随着夜风走了很远......

穿着僧袍的李易无奈扶额,其实他也不明白此处水潭到底有何作用,让弯弯道人如此执着,于是开口问道:

“师兄,此处水潭到底有何神异之处,竟让你如此恋恋不忘?”

只见老道轻轻挑动耷拉的眉头,笑嘻嘻指着李易说道:

“此处神异于我无用,但是对你小子来说裨益极大!”

“咳咳,听好了!”

只见老道扯着李易跪下,面东而背西,随后无比肃穆地开口道:

“祖师在上,不肖子孙弯弯道人携新入门弟子李易叩首于此,此子便是我野狐观第三十二代弟子!”

李易无奈地附和着弯弯道人一同说道:

“祖师在上,新入门第三十二代弟子李易叩首于此!”

于是二人一同向着那东边叩首行礼,突闻有歌声传来,那声音嘶哑凄凉,虽然无任何曲调却震撼人心。

只见一旁弯弯道人手中法诀掐动,顿时其身下浮现一抹带有节奏的气机,莹莹绿光从其周身闪烁。

而那莫名的歌声正是从弯弯道人口中吟唱着,只听闻: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

“仙道渺渺,谁人可立?天地无极,何以定之?”

“众生哀辛,孰能解之?朝闻道之,夕可死矣!”

不知为何,李易低着头让人看不清他的神情,那浓郁的夜色如同笼罩在他脸上阴晴不定。

只因他知道弯弯道人口中吟唱的到底是什么!

除却那最后的八句,正是李易前世所知的【天问】!

但是这里是西游之后十几万年,那【天问】到底是何人所做?

屈原?可那是西游之初,几乎是大闹天宫人间之春秋战国时代!

如今十几万年过去了,连那诸天神佛都消散了,【天问】又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一时间李易心中闪烁过万般思绪,只感觉此方世界熟悉却又陌生,那种强烈的反差感令他无比窒息。

不知觉中冷汗早已湿透僧袍,而此刻弯弯道人一歌作罢意犹未尽。

而李易正死死盯着他问道:

“此歌何名?何人所作?!”

弯弯道人奇怪地看着李易开口道:

“此歌名【天问】,至于创作者不知何人,从上古时期便流传至今。”

听到老道的回答,李易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那过去与现在似乎诡异的重叠在一起,唯有未来不显前方不可知。

那冥冥之中伴随一生的恐惧又再度袭来,一时间竟然灰蒙蒙看不清前方,唯有一枯瘦老僧如影随形般看着他。

浑浊的眼球之中尽是死寂,黑色的血迹顺着残破的脸缓缓淌下,李易看见白森森的牙关在开合。

如同那禅院之中敲响的木鱼,一阵接着一阵......

李易赤红着眼挥动拳头打去,却如同镜花水月一般毫无反应,只听闻一声“哎哟”!

眼前之迷雾方才散去,而面前只有那倒霉催的师兄正捂着腮帮子龇牙咧嘴。

“师弟,你下次犯病了能不能提前说一声?”

弯弯道人幽怨地看着李易,但是手中依然法诀显现,一抹清光随之出现在李易眼中。

李易苦笑道:

“师兄,我这癔症越来越严重了,如此往下如何是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