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章 迎接圣驾(1 / 2)

加入书签

陛下的军队马上就要回到北平了。

这次出征瓦剌据说陛下是大胜,瓦剌将会在十年之内都没有办法对大明造成任何的威胁了

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早就在北平流通开来了。

百姓们都在欢呼雀跃,甚至有人将朱祁镇和永乐宣德二人做比较,认为这将是大明的又一位雄主。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被这种气氛所笼罩着。

但是除了一个地方。

北平的天牢最深处,这里关押的都是一些罪大恶极的犯人。

但是现如今一名瘦弱的书生模样的男子占据着里面最大的一间牢房。

看守的狱卒对他们也相当的恭敬。

“今个外面怎么这么吵?京城有大事发生了吗?”

于谦听着外面的鞭炮声问向了一名狱卒。

“于大人,据说今天圣上就要抵达战场京城了,这一仗圣上大胜而归,据外面的人传的消息,这次一仗打完,瓦剌未来整整十年都没有任何的机会骚扰我大明了。”

狱卒的脸上也挂着兴奋的神色,身为大明的百姓能听到这种消息确实很是激动。

于谦也笑着点了点头:“甚好,甚好啊!这样老夫即使是死了也能安心了。”

狱卒有些不解:“于大人,恕小人冒犯,按道理您应该是最不希望圣上大胜归来的人,为什么......”

剩下的话没说完,但于谦也清楚。

毕竟太后说了要等陛下归来后将他于谦的脑袋砍了来震慑文武百官。

陛下回来了,那就说明他离死不远了。

不过,听到这消息他还是仰天大笑了起来:“我不管世人如何看我于谦,但必死的局面被圣上扭转了。”

“按照我那时的猜想,大明这次出去会被全军覆没,而现如今大明胜了,而瓦剌却死了。”

“大明十多年不会受到瓦剌的骚扰了,我于谦死了又能算什么?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说着他从官服里面掏出几枚铜板递给了狱卒:“劳驾给我买一壶浊酒,今日我要在此庆祝一番!”

看着欣喜若狂的于谦,狱卒叹了口气,虽然不理解但是他也清楚这位是一个好官。

可惜了。

接过那可怜的铜板,狱卒就出门给对方打酒去了。

城门外几十里,孙太后早就带着文武百官在此这里等候了。

“都给哀家打起精神来,这可是陛下第一次出征就大胜而归,都给哀家注意点!”

说着孙太后得意地看着宗室的那一群人。

特别是朱祁钰,这小子可也是朱瞻基的亲生儿子,自己必须在这时候将他的所有小心思都给掐灭了吗才行。

唯一有些可惜的是康王那个病秧子不知道为何在府上失踪了。

要不然就让他在这里站上几个时辰已到估计都有可能直接暴毙吧!

孙太后在心中阴暗的想着,对于康王她也只是可惜没能亲手去报复对方当初对自己和自己儿子的嫌弃。

很快远方大军的影子就映入众人的面前。

孙太后顿时欣喜若狂:“来人击鼓!”

立马就有士兵上前敲击着随行的大鼓。

大军中的朱瞻圳立马就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鼓声,看到那群文武百官的影子顿时就猜到了对方的目的,催促着马夫加快速度。

载着他的马车竟然第一个到达了众人的面前。

孙太后看着先抵达的马车心中有些不悦。

她能很明显地看出这并不是自己皇儿的座驾:“何人竟敢如此不知礼数!”

就在孙太后唾口大骂的时候,从马车上下来的朱瞻圳将所有文武百官都震惊住了。

“康......康王?你怎么会跟随着大军和一起归来?你不是在王府失踪了吗?”

孙太后彻底地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

原本以为这家伙应该是和建文皇帝一样担心被清算自己隐姓埋名一辈子消失在大明,没想到这家伙竟然跟随着圣上的大军一起归来。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孙太后都彻底懵了,她们都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朱瞻圳笑了起来:“怎么太后?就算是得知臣弟回京也不至于搞这么大的阵仗出来吧,看样子是京城的所有官员都被你弄到这里来了。”

“放肆!”虽然没有不清楚为什么,但是孙太后听到朱瞻圳话语中没有自己一丝的尊重顿时大怒了起来。

“放肆的是你!整个京城的官员都被你弄到这里来,要是京城有要事发生,那么谁来处理?”

朱瞻圳也毫不客气地开怼,原本朱瞻基活着的时候他也没少怼对方。

每一次孙太后都被自己气得直哆嗦。

直到朱瞻基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