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章 一张特殊地调令(1 / 1)

加入书签

二十八岁生日过后一周,冉静和再次收到总部人事处邮件。众人纷纷恭喜密斯冉,荣升商氏集团海外部新西兰区的设计总监。

彼时,她手中已经完成数个出彩的案例,获誉良多,在业内声名日显。

冉静和再升上的位置,已经配了备专职助理与秘书。

她待人依旧礼貌客气,凡事亲力亲为,即使出差,也不允许女助理给自己端咖啡或洗真丝衬衫,除去工作,从不摆严肃脸色。

旁人自是赞赏有加,私下大家议论,从前李总监出门连高跟鞋底都要助理刷干净,咖啡还只指定要买新鲜手磨的,只有密斯冉美丽端正,从不摆架子,让人钦佩。

四月底,冉静和带队飞到加拿大,和甲方对接某座展馆翻新后的验收工作,所有人下了飞机后,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

一周后,大家顺利完成了大部分冗杂的事情,整栋建筑里,只剩下一楼中央大厅的十来只古董水晶灯,还未拆包。

这些灯具是这座场馆翻新后,最具亮点的古董装饰,价格昂贵到令人咋舌,但是每一只灯具都造型华美,璀璨异常。

展馆大厅里,那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柚木拼花地板上,一堆人席地而坐,将层层细密裹好的包装纸一一拆开,把每一块指甲大的水滴灯坠,一一编号,输入电脑核对,确认好数据后,再校对安装标签,配合现场工人完成组装。

对待工作,冉静和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与认真,她会很诚恳的对新人说,工作不会辜负你,你的每一份努力和付出,用在哪里,都能看到回报。

直忙到暮色四合,终于完工,冉静和准备好要关电脑。就在此时,“叮——”一声,她的邮箱里收到一封红色封面的邮件,点开来,是盖着红章,并有总裁签字的一封升职兼任命通知书。

在她周围,立时响起了一阵祝贺声。

冉静和的眼睛定格在申城两个字上,再慢慢挪开。

她微笑着接受了祝福,并表示确实应该请客吃饭。

大家愉快地四散开来,收拾东西。

她仔细阅读完内容后,认真回复完这封邮件。接着,她又给韶韶发去一封邮件,简短三个字,下周见,然后关掉电脑。

对这突如其来的一纸调令,冉静和不算意外,但也有些疑惑。

总部临时抽调人员,组成新的团队,完成某个大型项目,并不罕见。

但这次的情况,着实有些特殊。

杭城市政部门与国外多个友好城市,预备在杭城某个著名遗址,规划出一片区域,联合组建一座大型的华夏元素博览中心。

这座建筑落成后,流落海外后被追回各朝代的部分文物,以及多地华人华侨团队或个人捐赠回国的珍稀古董,均会陈列在此。

而这个国家级的博览中心,将来会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地标。

商氏企业创始人原本就是华侨身份,赢得中标后,针对这一项目,迅速从国外抽调精兵强将回国,组建全新的专项团队。

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冯一瑸,在当代华人设计师里,是才华与声名俱佳的代表。

冯氏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已经拿到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普林奖,还拿过他国友好骑士勋章,被国外多个著名城市授予荣誉市民,可谓新一代的建筑大师,光环罩顶,但他本人行踪不定,十分神秘。

据说,这次还是商氏高层通过私人关系,和他达成最终协议,也是因为有他的加入,才顺利赢下了最终的竞标。

显然,在行业里,这是所有新人能争取到的一个极好表现机会。

商氏集团在海外一共有北美、中欧、北非、澳洲四个大的中心区,在中心区之外还就近划了多个分部,各中心区除了管理各自所属区域,还就近兼管着附近的分部区域。

例如,冉静和最终定岗所在的新西兰分部,就是归澳洲中心管辖。

商氏海外部,在冉静和这一级别的设计总监,大概不少于二十位,以及比她级别更高的负责人,还有多位。

冉静和实在有些不相信,如此好的机会,会落到了自己头上,毕竟这样的重点项目完工后,会成为个人履历表上非常亮眼地重要一笔。

很快,她知道了答案。

澳洲区的负责人,她的顶头上司胡闻把通知发给她后,附言:这次是密斯洪,从一大票人里亲自选的你和另外一个香蕉人,就挑了你们俩位带回国,好好努力啊,千万要给第七部,狠狠长长脸,回来,也许你就坐我这个位置了。

这个亲自挑选,让冉静和有些吃惊,她并不知道自己何时受到这份关注。

但是对于领导的密令,点头回应:好的,你的位置我肯定不会觊觎,但一定不辱使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