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章 跨过火盆报平安(1 / 1)

加入书签

冉静和问韶韶,我们回家看看?

韶韶说,那,等赵白杨忙完送我们?

冉静和从沙发缝里又翻出韶韶的真丝睡裙,她一边拿去手洗,一边道:我们自己回去,以后不许出去疯玩到很晚,有不习惯的慢慢习惯。

韶韶哼哼唧唧地点了头,继续看着韩剧涂脚指甲。

她的十个脚拇指圆润如豆,脚指甲盖上统一涂了轻盈的淡粉色,看上去很是娇俏。

冉静和提前买好机票,又仔细收拾了两大箱行李。

她的东西除去一身换洗衣服,就只有一个小手提包,剩下的两个大箱子,一箱是韶韶的美容仪墨镜帽子眼罩,和各种护肤品化妆品以及换洗的衣服,另外一箱,是冉静和提前包装好的礼物。

等韶韶新接的车展活动结束,冉静和已经推着两个大行李箱等在了会展中心门口。

两人汇合后直奔机场。

两小时的飞机,韶韶戴着眼罩睡的天昏地暗,冉静和捏着铅笔画着几幅素描概念图。

落地江城时,太阳已经西斜,冉静和拖着睡眼惺忪地韶韶,打车回江城郊外,那座青溪镇上地欧家老宅。

江城是以面积巨大著称的内陆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市面繁荣热闹,街道宽敞通畅,沿途崭新的高层小区不断冒起。

的士在小区门口停下来,正是晚霞满天的时候。

和景园作为老牌别墅,带了些旧时的气息,好在环境清幽,绿化极佳,别墅区内随处可见高大的树木与鲜花盛开的花坛,自有一番韵味。

冉静和拉着行李箱,走在斑驳地青石路上,感觉自己飘荡了许久的一颗心,正逐渐平复安稳。

终于,她回来了。

少年离家,颠沛半生,外物羁绊最多时,她周身携带的也不过一只二十六寸的行李箱。独居的日子里,她是连一棵绿植也不养的人,生活苛求到极简。

或许,在旁人眼里,少年的她,是寄居欧家的孤女。

但,也只有欧家的这座大宅,收藏了她少女时代里,为数不多美好回忆。

那些回忆,仿佛一盏永远散发着柔光的灯,照亮了她前半生的冷清岁月,温暖而安心。

隔着重重叠叠地树影,老远,她们俩人就看到了,欧家院子门口亮着的黄铜路灯。

韶韶的睡意在晚风中褪的干净,她拉着冉静和加快步伐,说道:快点,咱们快点!

听到院门被推开的声音,欧家祖父母匆匆走出来,两位老人头上的添了银丝,但精神矍铄。

二老看到韶韶,又看到韶韶身后的冉静和,脸上都是一愣,接着溢满了笑容,欧家祖母轻轻念叨一句:“小静和回来了!好,回来了就好,人瘦了些,精神了。”

老佣人祥嫂也跟了出来,看到俩人,顿时一脸激动,连声道:哎呀,姑娘们可回来了。

祥嫂比起从前,略微胖了一点,动作却还矫健,伸手要来接行李箱。

冉静和笑着让了让,说道,祥嫂好,您歇着,我稍后把行李提进去。

院子门口摆了一个火盆,欧家祖母很亲切的唤她,“小冉静和,踏过火盆就平安回家啦,来,当心些!”

老人家说着伸过手来牵冉静和,一如少年时候。

从前,欧家祖母去菜场去超市,总是一只胳膊里挽着韶韶,另一只胳膊里挽着她。

还会给她们每人先买只红豆蛋糕,等她们把红豆蛋糕吃完,欧家祖母要买的菜也挑好了,她和韶韶再一人拎一只袋子,提着回家,那是一段十分温馨且惬意地日子。

听到“回家“”二字,冉静和几乎泪盈于睫。

她点头,好。

冉静和握着欧家祖母的手,小心翼翼地跨过火盆,然后,接过祥嫂递过来的玻璃杯,一口气喝完了,那满满一大杯的柚子茶。

是啊,回来就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