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章 视察加工厂,把问题抛给县里!(1 / 3)

加入书签

送走廖叁。

方鸿安沉沉的睡了一觉。

快到傍晚的时候。

王贵来到了出租屋。

是邀请方鸿安去家里吃晚饭的。

却原来,也是恰巧碰到了廖叁,知道方鸿安来县城了。

这位大表哥子在开了糕点铺做生意之后,整个性格还有说话都热情多了。

话里话外,都不给方鸿安推辞的机会。

当然,方鸿安也根本没推辞。

去的还是在第一小学对面的那间糕点铺。

不过,和刚开始前面糕点铺后面住人生活的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

去年开业之后,整个糕点铺的生意就一直相当的红火。

王贵、王晓洁夫妇,应该是赚着了不少。

方悦兰小朋友刚出生的时候,封给方悦兰小朋友的红包是委实是有点厚。

过年回家的时候,也给了方翠红一笔大钱。

这过年返回县城之后。

因为觉得之前的住的环境是有些紧吧了。

所以就又在铺面房的上方,租了一层楼,专门用来居住。

下面的糕点铺里,多放了几张桌子。

人买了糕点,除了外带,还可以在后面的桌子上堂食。

听两人的说法,这样了之后,虽然是增加了居家成本。

但糕点铺的生意也是比之前好了不少。

盘边虽然新开了两家类似的小吃店,但却也是丝毫没有冲击到他们这糕点铺的生意。

重要的是,这种改变,并不是方鸿安建议的。

而是他们通过实践自己琢磨出来的。

也就说明,正如方鸿安想的,这夫妻俩,是做生意的料子。

……

虽说是仓促准备。

但这晚餐也还是准备得相当的丰盛。

过了年之后。

兰淑芳同志有了喜讯。

王通的辛勤“耕耘”有了成果。

兰淑芳的肚子也相当的争气,顺利的怀上了。

这新进门的小儿媳妇怀上孕。

糕点铺这边,也已经是步上了正轨。

所以,年后方翠红就没有再来糕点铺帮忙。

但眼下因为糕点铺忙得很。

这王贵就把丈母娘给请了过来。

王贵的老丈人,就是杉木岭村的。

丈母娘比方翠红还要年轻几岁,有一手做菜的好本事。

一桌子的菜,也都是明显依着方鸿安的口味来的。

中午光顾着喝酒了,也没吃多少东西。

面对这一桌子对口味的菜,方鸿安忍不住小吃了小半碗。

这吃完了饭,喝茶的功夫,王贵照例是问起了一些经营中的困惑。

这现在,在整个东岭山,方鸿安都已经是快成为了发家致富导师的代名词了。

王贵这种隔上一段时间就请教,也算是两人间的“保留项目”了。

通过这些请教,方鸿安也能明显感觉出来王贵的成长。

从最初到现在。

不仅请教的问题数量变少了,那些问题的质量,也明显开始变高了。

不再是那种鸡毛蒜皮感很强的小问题,而主要是大方向上的,一些思考和探索性上的问题。

就比如,这一次,王贵其实请教的也就是一个问题――

要不要拓展规模,开上一个分店?

事实上,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在方鸿安的面前,表露出自己的这个意思。

早在上个月的时候,他们回村看望怀孕的兰淑芳的时候。

王贵就找上方鸿安问过这方面的意见。

当时方鸿安,是觉得他考虑的因素还不够的全面。

建议他在综合更多的因素,做完充分的了解之后,到时候再找他讨论这个问题。

而王贵这边,应该是在这个月以来,就是依据方鸿安说的,在不断的了解,搜集信息,然后思考……

在思考成熟了之后,才借着这次的机会,把这个问题给问了出来。

面对王贵的这个问题,方鸿安笑了笑之后,果断的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事实上。

这个答案,在上个月王贵问上他的时候,其实就是显而易见的。

在如今这个满是机会的年代,像王贵他们的这种糕点铺,在薪县其实是有极大的生存空间的。

别说开一家分店了。

就是再开上五六家,都完全可以。

上一次,王贵之所建议王贵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去考虑,去搜集更多的信息。

其实,就是在引导他去做市场调研。

通过市场调研,把想要开的分店的位置、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