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合理化(1 / 2)

加入书签

若是有这么一个书院,并且掌握在皇家手里,那日后这书院里面,他们给小孩子灌输的思想,那可就是极为重要的了。

也难怪圣武帝会先将违法的后果说出来了。

毕竟,这若是有个心思不正的,利用这些幼儿来拉拢人脉,或者干脆利用这些幼儿来做什么坏事,给他们灌输什么危害国家的思想,后果却也是十分严重的。

不过,仔细思量过后,却发现这样做的利益远远比其中的弊端要多得多,便也没人再阻止。

圣武帝却是要求他们,将这书院的大概行事方针及教导课程,每人都写一份责子递上来。回头找个时间,一同研讨。

一时间,朝堂之上可真的是有唉声叹气的,也有摩拳擦掌的。

唉声叹气的,自然是以武将居多,毕竟,让他们写这个东西,他们能写点什么?

而摩拳擦掌的,则是那些平日里不起眼、不好在圣武帝面前露面的,这可不就有了机会?

太医院今日也被通知前来上朝,同样被要求写这份折子。

周砚回去的时候,更是忍不住的抱怨,“这让我写,能写个什么?难不成要让我写个教那些小孩子练武?这么小的小孩子,他也没办法练武呀。”

这办书院,又不是办武院,肯定不可能把那么多小孩子都拉去习练武艺。

圣武帝跟他们讲的时候,只说自己先前外出,发现有些臣子家的孩子,着实太过骄宠,给其他普通百姓带来了灾难,所以想要将他们收集起来,聚拢在一起,办这么个书院。

正好,也教他们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和生活中的常识。免得那些小孩子太过傻乎乎的,什么都不知晓。

为着这个理由,圣武帝还专门出宫,特意去找相关的例子。

原本还想着,不行就找个人,陪自己演一场。

却没想到,实际远远比他想的要更加严重,那些官宦人家的小孩子,有些不知是本性便恶,还是被家人娇宠坏了,已然开始为非作歹。

甚至有一个小孩子,拿石头把一个摊贩的孩子的脑袋都砸破了,却还兀自得意,觉得这就是那些人得罪他的下场。

圣武帝当即将令人,将这小孩子和他的家人全部都投到了大牢里面,只等回头找个地方,把他们流放过去。

摊贩的孩子,更是直接让御医介入,一应钱财,都从官宦家里出。

至于那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那都不用找。

除了宝宝用品铺子里面的那些小孩子,因为常去那里玩玩具,还有一些常识。

其他人家的小孩子,常识基本上就没有。

甚至有个小孩子,因为自小就见到糕点放在盘子里面,在被问及糕点是怎么做成的时候,以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圣武帝,“糕点是盘子里面出来的。”

因为那些官宦人家小孩子砸摊贩小孩子的事情闹得还挺大,城中的人也都知晓,那些大臣们更是彻底约束起了自己家的孩子,免得再被人告到圣武帝那里,到时候自家也跟着前去流放。

要知道,那官宦那一家,最终被圣武帝特意选了一个一年四季都需要劳作,却连肚子都饱不了的地方,把他们给流放过去了。

并且特意下旨,只要这小孩子还活在世上,他们家就永远遇赦不赦。还特意说明,若是被查到这个小孩子被害身亡,同样遇赦不赦,并且顺延至下一代。

这可以说是圣武帝难得的下达如此重的处罚了。

因此,圣武帝说要弄这么个书院的时候,也没人怀疑,只是心中苦恼,要怎么写这个折子。

沈云舒更是压根就没有怀疑,只觉得自己跟圣武帝的想法真像,不愧是她皇帝伯伯,懂的就是多。

对于圣武帝那一句“官宦人家里的小孩子教不好,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就是天大的灾难”这句话,更是大加赞扬。

这件事情,圣武帝那里过了明路,倒是也没人怀疑这件事跟沈云舒有关。

沈云舒自然也不会去怀疑这件事情,毕竟她向来都认为,这世上聪明的人多了去,自己能够想到的事情,其他人自然也能够想到。

只是,对于自家舅舅说自己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沈云舒却是很不赞同的。

【舅舅可以写的东西很多呀,可以教那些小孩子锻炼自己的筋骨身体,也可以教他们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还可以教他们辨别武功,教他们知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最关键的是,要教导他们,学文习武都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好,也让自己能够帮别人变得更好,而不是用来势强凌弱的。这不是正好跟那个小贩家的孩子被伤害的事情,结合在一起吗?】

听到沈云舒的话语,周砚却是有些愣怔。

沈云舒说的这些东西,镇国大将军府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不知道。但是,却也只是靠长辈们的言传身教。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这些也可以写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