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3章 深夜劫营(2 / 2)

加入书签

营寨中的明军手忙脚乱的跑动起来,他们乱糟糟的各自寻找掩护,所以分成了许多个小队,把守在营寨墙壁的缺口和一些险要位置,用大盾、弓弩、长枪草草布成一道防线。

聪明一些的明军开始将火把抛向黑暗处。

一束束火把摔在地上,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狂潮。

在那些木质塔楼上,箭术不错的明军弓手借着火把亮光,开始朝着蜀军骑兵射出的箭矢。

不时有一两个蜀军被羽箭射中,但李耀毫不在意。

原因很简单:明军弓手的人数太少了。

箭塔就那么屁大点地方,上面挤了五六个弓箭手就已经挪不开胳膊了。

一百五十步!

再有一百五十步,蜀军轻骑就能撞进明军的营地,把那些倒霉鬼撞得人仰马翻。很可惜,李耀不知道朱权的厉害。

当年朱权和朱棣在北方作战,明军铁骑追亡逐北,杀得游牧民族血流成河。

明军有准备的情况下,小规模甚至大规模的骑兵冲锋,作用并不大。

身经百战的朱权当然会嘱咐手下的将军注意骑兵冲阵和劫营。

所以明军已经设下陷阱……

蜀军骑兵在黑夜中猛冲,只会撞得头破血流。

果然,一名蜀军忽然发出惊呼,紧跟着连人带马滚翻在地。

摇曳的火光下,李耀看到草地上乱糟糟的散布着尖锐的三棱铁。

李耀心里一沉,冒出难以言喻的惊恐。

太卑鄙了……

这些明军居然在草丛里丢铁蒺藜!

铁蒺藜,是一只尖锐的三角铁,这种阴险无比的营地防御武器,常常被丢在营地周围的必经之路上。

这种防御武器,让原本适合冲锋的开阔地,变成了死亡通道。

不论是人还是马匹,踩到铁蒺藜上,脚板或马蹄上就是一个血流不止的大窟窿。

冲锋中倒地的骑兵只有死路一条……

在李耀周围,十几个蜀军斥候先后倒地,惨叫声不绝于耳。

李耀咬咬牙,他和李悦同声大吼,催促蜀军加速前进。

铁蒺藜很危险,但对付的方法也很简单:冲过去!

明军远道而来,需要携带大量的辎重和火器,所以绝不可能携带很多很多的铁蒺藜。

李耀不会被明军吓到!

他不信明军会将整个营寨前方铺满铁蒺藜!

所以,冲过这片草地就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