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张家阴族归位(3 / 4)

加入书签

花了一个下午,张友光的人才将这船上的所有物资运下船。

这些物资大部分是食物和兵器,兵器的成色都比较旧,张友光一看就知道食物都是官粮。

兵器也都是朝廷的兵器,只不过是淘汰下来的那种。

白莲教罗银辉这一次去广东就是搞这些东西,这些都可以算是他的本钱。

招揽张友光,也是罗银辉的目的之一。

只不过,罗银辉的运气不好。

张友光的岛上刚巧就快没有食物了,冬季的海上没有多少水产,他们又无法靠岸,广东省和福建省一直在通缉张友光,看到不知名的船只靠岸,第一件事情就是驱逐,用火箭驱逐。

张友光试了几次都失败了。

本想着过两天硬着头皮也要上岸,总不能在这里憋屈的饿死。

结果罗银辉就雪中送炭,带着大量的物资来了。

这一船的东西如果让张友光这百来人吃,足够吃上半年的。

但如果加船上的这三百号白莲教教众,就只够两个月的。

所以张友光毫不犹豫,就把这群人祭祀给了海龙王。

就在悬崖之下哀嚎痛苦声连绵不绝时,张友光独自一人站在悬崖边,看着北边的方向。

海上的星空格外的魅力,无数星辰闪烁,将上天刻画的无比神秘。

就在张友光看虚无的黑,看漫天星辰的时候,身后却传来了脚步声。

张友光骤然转身,看向来人。

来人的眼睛处绑着绸带,仿佛是个看不见的瞎子,但对方依旧直直朝着自己走来。

这里明明就是悬崖,两旁狭窄,还都是碎石,这瞎子却走得极为平稳,也丝毫不怕自己会掉下去。

“张家,阴族?”

瞎子走进,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让给张友光脸色一变。

下一句更是让张友光眼中出现迷茫和震惊。

“张家一族,自先祖以来,便恪守古训,承传家道。古训有云:“阴族张,前朝皇,五十七从龙之良。忠心耿耿,誓死效忠,永不忘却奴才之身。””

此言何解?原来,张家一脉,源自前朝皇室之家奴,位列五十七从龙之良。自此,张氏子孙,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始终铭记阴族身份,忠诚于皇室,尽心尽力,誓死效忠。

张友光眼中的迷茫之色随着时间和海风,渐渐消退。

然后迎着海风,他看向那瞎子,缓缓开口道:

“张家祖训言:阴族虽微,志不可夺。五十七从龙,共赴国难。生死相依,荣辱与共!

张家人深知,身为阴族,身份虽卑微,但志向不可轻视。身为五十七从龙之一,国民安乐,国家强盛岂能不忧。故此,张氏子孙无论身处何地,皆以国家为重,共赴国难,生死相依。

不忘本源,坚守家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阴族之志,五十七从龙之忠诚,永载张家心中!”

说到这里,张友光缓缓半跪于地,自从出海之后,从来不曾弯曲的膝盖,第一次弯了下来!

“张家阴族,今日归位!”那瞎子和张友光几乎同时开口说道。

在这星辰和夜风的见证下,两人完成了一个源自百年之前的仪式!

柳新一进锦衣卫衙门,就直接显露自己的身份,一块锦衣卫佥事的令牌让一群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锦衣卫总旗,小旗官心生疑惑。

但在看到纪纲的那块锦衣卫指挥同知令牌也出现在柳新手中的时候,所有人都老实了。

柳新命人召集所有的总旗官以上锦衣卫官员,前往衙门议事。

他的命令一出,顿时引起了一阵骚动。

锦衣卫们都在猜测着这位新任佥事的来头,不知道他有什么意图。

柳新坐在衙门的正堂上,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他的目光在堂下的锦衣卫身上一一扫过,让他们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他们都是锦衣卫中的精英,但是在这个神秘的佥事面前,却不由得心生畏惧。

“你们应该都知道,朝廷对广州城的治安十分关注。”柳新终于开口说道,“此次我来,就是为了整顿这里的治安。从今天起,所有的总旗官以上官员,都要按照我的命令行事,不得有任何违抗。”

他的话音刚落,堂下一片寂静。虽然大家都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是从他的语气和神态中,可以看出他绝非等闲之辈。而且,他的命令不容置疑,似乎有着一种无形的威严。

再加上那块代表着纪纲的指挥同知令牌,众人心中更是产生了莫名的惊惧。

“现在,我要求你们立即展开行动,加强巡逻,严防盗贼。如有发现可疑人物,立即上报。此外,我还要你们对城中的各个角落进行清查,确保没有藏匿任何不法之徒。”柳新继续说道。

他的命令明确而有力,让在场的官员们都不由得感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