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 章(1 / 3)

加入书签

外面传来了说话的声音,还有人用力咳嗽了一下。

李荷花开门,站在阳台上。

果然看到坡下手电筒光一晃一晃的,沿着之字形的田埂小道往上,越来越逼进李家。

“爷爷,爸爸,姆妈。”李荷花大喊一声。

一道电筒光朝着她而来,又回到脚下的路。

“吃饭了没?”

是李耀阳的声音。

“吃过了。”李荷花飞奔下去,把大门打开,迎接他们回来。

李耀阳和刘平各背着一个大包,李国华慢悠悠的拄着拐杖跟在后面,李荷花过去扶住爷爷。

到屋后,又给他们倒了水。

“哎呀,荷花懂事了啊。”李耀阳感慨。

“爸,还要做几天。”

“明天出门,后面就休息了。”

出门就是出殡,将棺材送上山,丧事就算完成。

“那爷爷明天不用去了?”

“不用去了,爷爷休息,你记得给爷爷做饭啊。”

“好的,包在我身上。”

那她就可以实施她的计划了。

周六,李荷花睡了个懒觉。

回到这里后,作息非常规律,上学的日子,早上六点就要起来,晚上九点就睡觉了。周末能睡到八点,晚上九点多就会被父母喊睡觉。

贯彻落实早睡早起方针。

一起来,她就下楼找李国华。

没在房间里,才早上七点十五呢。老人觉少,肯定起来就去溜达了。

李荷花找去看了一下媒灶,过了一夜,有时候会熄火,这时候就得重新用小的干柴引燃煤球。

火挺好的,应该是刘平一大早的就弄好了的。

刷牙洗脸,淘米,那时候用的还是高压锅煮饭。

“李海龙,赶紧起床。”然后把老弟从床上叫起来。

“你看着饭啊,上气后五分钟就把封筒关上,再煮十几分钟,就可以把锅端开了知道吗?”

“知道了,我会弄。”穷人孩子早当家,李海龙不会做菜,饭还是会煮的。

李荷花提着菜篮子去垅中摘菜。

下了坡,过大马路就是一大片农田,李家分了有四亩多地,每块地都没在一起。玉华村地少,分的也少。田间路交错,不管你从哪儿进都能走出来。

田埂上种了菜,丝瓜,苦瓜,豆角,空心菜,九月份,大部分菜都已经枯萎了。

这丘田是李家最大的,占了一亩的份量,而且四四方方很规整,靠近一条小水渠,种菜方便,夏季搞双抢的时候,田埂上郁郁葱葱的丝瓜架就是躲阴的好去处,吹着夏风,坐在架子下面,脚放进水渠,很好消暑的方式。

现在,丝瓜藤渐渐枯黄,已经没有那个繁茂的景象,辣椒树也是叶子变少变黄,辣椒也长的小了些。

李荷花摘了些辣椒,豆角,丝瓜,还找到一个已经变黄的苦瓜。

回来时,饭已经熟了,爷爷也回来了,正坐在两面透风的屋子里歇凉。

李荷花放下菜篮子,“爷爷,我昨天又做梦了。”

李国华半眯着眼睛嗯了一声。

她蹲下来,“我梦到神龛那里出来了一个老头子,白白的头发,眼睛耷拉着,这个地方…”李荷花指着自己右眼角的位置,“还有块不知道是红色的还是紫色的东西,像个洋芋。”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国华突然睁开了眼睛。

“他就从神龛里飞出来,对我一直念叨,我开始没听到他念叨什么,后面终于听清了,他说什么国华啊,医院的,爷爷你说他是不是在说你啊,他怎么知道你病了?”

李荷花故意装傻。

“眼角有印记?”

“对啊。”

李国华拿起拐杖站起来,往堂屋里走。

神龛用转头做出来的,一个长方形,中间写的是李氏先祖神位,台子上摆着香檀,观音像,还有李荷花叫不出来名字的木雕的菩萨,和奶奶的遗像。

照片背后有一张小小的,只有五六寸大小的遗像,用画框框着的,是画的,那是太公,爷爷的爸爸。

李荷花刚才描述的老人就是他。

爷爷拿下来,“你看看,是这个人吗?”

“啊,就是他,原来是太公啊。”

李荷花没见过太公,她连奶奶都完全不记得了。

三岁的时候奶奶就去世了,那时候李海龙还被抱在手里。

她偷觑爷爷的神色,李国华从震惊到接受只有一秒钟,好像太公会给她托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李荷花低估了老一辈对灵魂这种东西的执着。

所以她试探的问,“爷爷,我觉得太公是想让你去医院看病。”

他们都劝不动,那让他爸来劝他总能劝的动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