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4 章(1 / 2)

加入书签

李荷花很认真的给她姐姐写了一封回信,把两种情况的利弊都分析了一下。

自己出去闯,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可能会有另外一片天地,职场是残酷的,勾心斗角的,结合自己的性格,能不能脱颖而出。如果是进国企,优点已经不需要多说,稳定,跟私企也是一样的,但不会平白无故的辞退你,当然你要辞职时考虑的也就更多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尤其是2019年后,考公考编制的人越来越多,世界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体制内或者偏体制内的单位才是王道。

最后李荷花告诉她姐,无论哪一种,只有本事技术过硬,才是真正的立足之本。

通篇看下来,其实已经很清楚了,她偏稳妥,更倾向于国企单位。

李荷花相信以她姐姐的性格,想法应该一样。

十二月,天气变冷,早上跟她一起跑步的人变少了,基本上只有孙杨和陈欢能够完全的坚持。

原本每天早上,操场跑步的人没有100也有80,其他班的住校生也会跟着一起,比如周美丽,龙三,王珊珊这些人。跑完步后大家一起在红旗下背英语单词背课文,邓老师说,这地方都快成为学校的英语角了。

谢老师特别自豪,这些人都是受他们班学生的影响才加入进来,每次开会都会在各个老师中大肆夸赞。

步入冬天后,天亮的更晚,起床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李荷花也想赖床,连她自己都意外,这半年,除了下雨,她真的每天都在闹钟响起时凭借坚强的毅力爬起来了。

天空像是被蒙在一层黑色幕布下,只有一点光透进来,均匀的洒落世界,宿舍楼的楼梯间黑黑的,要很小心才能不摔倒。

出了楼,就感觉到一阵冷风往脖子里钻,李荷花拉上校服拉链,慢跑着走到操场。压了一下筋,孙杨就到了,后面还有体育生。

江兰中学的体育生只有两种,一种是跑步的,一种是扔铅球的,每次都是他们最早,都比较熟悉了。

脱下里面的棉衣,再套上校服,开始跑步,跑完半小时,过一会再把棉衣穿上,免得感冒。

“啊嚏~~”杨杰就一连打了好几个。

跑步他没起得来,早读倒是跟上了。

“感冒了?”李荷花问。

“有点鼻塞,不严重。”杨杰整个头都埋进衣服里,缩着。

“那就去教室吧。”孙杨说,“别在这儿吹风了。”

杨杰摇头,“三楼,我不想爬上去再爬下来了。”

等吃过早饭再去教室上早自习。

“懒不死你,可别像我一样了。”感冒发烧,那可难受了。

“不会,我体质比你好。”杨杰信心十足的说。

陈欢突然插话道,“听说广东那边出现了一种传染病,跟感冒似的。”

李荷花一愣,这,说的是非典吗?

哪一年爆发的去了,她没啥印象。

非典不像新冠,那时候的江兰镇信息不发达,外面的消息传进来有延迟,除了电视就只有听从广东回来的人说的。

不像新冠时期,网络上信息爆炸,信息无孔不入。

印象中,学校也组织过消毒,每间教室每间教室去做,还有负责人,只是她想不起来是冬天还是春天。

还有板蓝根,卖断货,大家疯抢,李家根本没抢到,还有盐。

“真的假的?我怎么没听说。”杨杰说,他父母也在广东,并不曾听闻。

孙杨也摇摇头,表示没听过。

那看来这还是早期了,刚爆发的时候吧,陈欢竟然是最早知晓的。

2019年新冠发生的时候,李荷花公司也有武汉人,听她娘家那边说,武汉已经很严重了,只是被封锁了消息,还有官方辟谣。

直到年底,春节时期才真正全国性爆发封控。

他们当时听了也以为是谣言,李荷花连个口罩都没买,回家后,一个都买不到了,最后李海龙从网上买了五个口罩,花了三百多块钱,还不知道是不是医用的。

在家里喉咙有点不舒服,就以为自己被感染了,正好放假前,宿舍室友从武汉专车回的多越,更加惶惶不可终日。

而现在,李荷花知道长阳市根本就没有非典感染潮,也就放下心来,没当回事。

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中考。

虽没有高考严格,可学校也是严抓的。

李荷花这一世的成绩,有之前几十年的学习基础,考上重点高中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对于她来说,难的是怎么考到五中去。

录取顺序就是一中、三中、然后是五中,因为江兰镇最近的高中就是五中。等县里的两所重点高中一中和三中录取完后,就轮到它了。

可李荷花没搞明白的是,前世界里,即使孙杨发挥失常没考上一中,也不会三中也没上吧。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