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8 章(2 / 6)

加入书签

好,还是很讨家里人的喜欢,让村里人见了谁都想上来抱一抱。

这次宋声去京城任职,陆清肯定要跟着去的,总不能刚有了孩子他就把妻儿抛下。只是带着孩子到了京城没人帮忙照顾,家里人商量了下,打算让宋老三一块跟着他们去,也好帮忙照顾着点。

宋老三很乐意一起去,虽然他不太想离开家到外面生活,可他的两个宝贝孙子要走了,他没办法,还是两个小孙孙重要,还是跟着一起去的好,最起码能天天看到宝贝孙子。

反正他也没有续弦,一个人出门做事也方便,没有那么多顾虑。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府城里的麻辣烫生意就给二哥二嫂打理,宋老三跟着宋声他们一块去京城。

宋玉和宋夏则是在县里的火锅铺子帮忙,宋夏现在在跟着陆鸣学算账,一心想学做生意,以后做个女掌柜。

玉哥儿在铺子里干了一年多,如今已经有经验了,按照宋声的理解,他现在干的活相当于前世饭店里的大堂经理,专门处理问题的,不算太忙。

店里因为扩大了规模,新招了不少跑堂的小二。

玉哥儿把铺子招跑堂的消息回来说的时候,刚好有个他娘那头的亲戚过来,说起这个事,正发愁家里头的半大小伙子没个正经活干,农忙的时候还能下地干个活,农闲的时候就没事可干了,老大不小了媳妇儿还没娶上,愁坏了家里人。

对于这个表哥玉哥儿也是有了解的,为人不算懒,干活是个好手,就是有时候脑子转不过弯来,不是很灵光。不过当个跑堂的小二应该不成问题,报个菜端个菜就成。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剩下的跑趟小二都是从集市那边的杂工里头找的,玉哥儿知道这些来找活干的一般都是家里头缺钱的,而且都是村里头出来的,干活踏实,没什么坏心眼,考核了几个后招了进来,如今这些人基本上都归他管。

宋声私下还给玉哥儿说了一些关于铺子里服务的建议,他把前世火锅店的那些规矩和服务照搬了过来,跟玉哥儿说了一下,玉哥儿懂得变通,很快就用上了,如今铺子里的生意蒸蒸日上。

很快便到了七月,宋声他们要起身出发前往京城了。

如今村里人都传遍了他要去京城做官,他走的这一天,乡亲们夹道相送,村口挤满了人。

不止是宋家村的,还有附近几个村的人,都过来给他送行了。

临出发前几日张杏花就在张罗着给宋声他们准备路上用的东西,前面有个马车,后头还有一辆牛车,上面放着被褥,甚至锅碗瓢盆等等,全都装上了。

春生本来是被雇来赶车的,他家在县城北边的一个村里,家里头孩子多,他是家中老二,才十五就出来给人赶车讨生活了。

如今宋声要去京城,问他愿不愿意跟着一起去,毕竟这不比去府城,路途遥远不说,去了之后很长时间不会再回来。

宋声觉得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个赶车的好手,给他赶了几次车,也算是相熟了。到了京城,肯定还是自己人用着更安心一些。

春生听到宋声的提议十分惊喜,这可是状元郎啊,能给状元郎赶车是他的福气,也不知道自己是走了什么大运能跟着状元郎讨生活,他当即就同意了。

其实春生也是仔细考虑过的,反正家里孩子多,爹娘也不缺他这一个儿子在跟前孝顺。他又不识字,出去只能找体力活干,与其以后在乡下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还不如跟着状元郎出去见见世面。

虽然是个赶车的马夫,可那也是给状元郎赶车的。上次状元郎去京城考试,就是他赶的马车,回去说起来这事,村里人都问他京城是啥样的,可羡慕他了。

宋声从家里出发路过县城的时候新任的县令大人还特地请他吃了顿饭,说是以后都是同僚,都是为朝廷效力,言语之间希望宋声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了,能够记起来提携一下他这个小县令。

这个新来的县令大人姓何,名叫何跃,今年三十有六了,是景帝二十五年的举子,如今已经为官十载了。

宋声从村里百姓们对他的印象来看,

觉得这个何县令虽然汲汲营营想往上升,但却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不然也不会为官十载了还是一个县令。

宋声也想让这里的百姓能够富足起来,就给他指点了一条路,如今各地的县令一般想要升官,都要做出一番政绩才行。如果当地山匪横行,那就想办法剿匪,换当地百姓一个安宁。如果当地百姓贫困吃不饱饭,那就想办法致富让百姓的生活富足,增加一县的财政。这些都是政绩。

?想看长亭渡的《小夫郎他旺夫呀》吗?请记住[]的域名[(

而凤坪县这地方没有山匪,治下还算安宁,所以想要有出头之日,就得从让百姓们致富这块入手。

别的不说,自从宋家村的村民们开始跟着宋家种植棉花之后,附近几个村子都开始跟着种棉花了。

这种棉花的方法宋声并没有藏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