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69 章 。(2 / 3)

加入书签

限,应该再扩大一些,还有听说那些宿舍建的也不多,扩建肯定还需要不少钱,他愿意出当初三倍的价格扩建粉条厂,分红就按照原先他们谈的来。

这个条件相当优厚了,张员外特地拉下脸来又给了这么大的面子就是希望能够分一杯羹。毕竟现在粉条厂前途不可限量,现在多花点钱算什么?按照这情况一两年说不定就回本了。先前他也是目光短浅了,现在醒悟过来想要挽救一下。

但宋声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当然不会。

宋声本来都不太想见他的,但他三番五次的登门,他家清清实在是不堪其扰,想想还是见面把事情说清楚的好,也好让对方死了这条心。

张员外被宋声拒绝的时候犹如在寒冬腊月里被浇了一盆冷水,可对方是官,他就算是全城最有钱的人,也不敢与官斗。

最后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了。

而最初拿钱入股建设粉条厂的几个人每天都高兴的合不拢嘴。这里面最开心的要数魏五郎了,当时他拿来的可是他们家这十几年来所有的

家当,现在都不知翻了多少倍了。

魏母开心的不得了,夸她儿子有眼光,跟对了人,夸完自家儿子又开始夸宋声这个知府当的好,带着他们家的人发家致富,是个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

家里有了钱,也不愁给儿子娶媳妇儿了。

不过半年的功夫,魏二郎,魏三郎就已经定了亲。剩下魏四郎和魏五郎自然也不愁娶媳妇儿的,只是他们俩现在一心想干事业,还没空去相亲呢。

不止魏五郎一家,有很多原本过得十分贫苦的老百姓因为粉条厂的缘故,家中的日子也好过了起来。

粉条厂招人并不看出身,相反,在身体素质都很好的情况下,还会优先招一些家中没有田产没有生计生存艰难的人进厂工作。

街头有几个流浪的乞丐甚至都进了厂工作,每次轮到他们休假的时候就会出来找以前的乞丐同行炫耀自己现在的日子过得有多好。

城西的吴家也是一样。

吴二郎在粉条厂干了有大半年了,他干活麻利,而且学东西快,每次活都能干的又快又好,已经连着两次拿奖钱了,一次拿了二两,一次拿了三两。

再加上他每个月的工钱,这大半年下来,攒了不少银子。

这天是他休假的日子,他为了干活方便,早在几个月前就申请了住宿,现在跟其他人一起住在大通铺里。

一大早起来后他先去厂里的食肆吃了个早饭,然后回到屋里端着脸盆儿把脸清洗干净,又借来别人的刀子刮了刮胡子,随后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这才高高兴兴回了家。

吴阿奶老远看到孙子回来,高兴的走到门口迎接。

“二郎回来啦,累不累?快进屋里坐着歇会儿。”

吴二郎咧嘴哈哈笑了两声,露出一排泛白的牙齿,搀着吴阿奶一块儿进屋,“阿奶我不累,跟你说多少回了不要到门口站着,天已经凉了,吹风吹的多了容易生病。”

吴阿奶笑了笑,孙儿体贴,她心里也高兴。

一进屋,吴二郎就从怀里拿了一个钱袋子出来塞到了吴阿奶手上。

“怎么又往家拿钱呀?二郎,这些钱你自己留着花吧,上次你拿回来的钱都还没花完呢。”

吴二郎自然是不收的,“阿奶,这是我这几个月的工钱,这次又发了二两的奖金,加起来快有五两银子了。您快收好,阿爷的病好不容易有了起色,正是用钱的时候,您可别舍不得花。我不是跟您说过了,厂里的待遇可好了,你看我现在比以前还吃胖了几斤呢!”

吴二郎没说假话,他的确吃胖了几斤。只不过看着并不显胖,他每天干的活多,身上练出了肌肉,瞧着比以前更强壮了。

吴阿奶嘴里念叨着:“你阿爷看病买药的钱还有呢,你这孩子,拿着钱给自己买两身衣服穿。”

“阿奶,那您就替我存着嘛。反正以后还要娶媳妇儿呢,不都得花钱呀,这些就当是攒着娶媳妇儿的钱。”

一说娶媳妇儿,吴阿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以

前她总恨自己没用,孙儿已经到了娶妻的年纪,但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娶媳妇儿?

现在好了,再过不了多久,就能攒够娶媳妇的钱了,她能欢欢喜喜的看着孙媳妇儿进门。

“对了,阿爷的病怎么样了?这两天感觉好些了吗?”

“好多了,你上次还给他买了一根人参回来补身体,那么贵的药,吃了能不好嘛!”

吴阿奶是笑着说的,语气温和,带着一股和蔼可亲,吴二郎挠着脑袋嘿嘿笑了两声。

他想起回来之前还买了些东西没拿出来,这会儿赶紧把刚才回来拿着的包袱打开了,里面有两件新衣服,还有一匹新布。

“阿奶,这是我去铺子里给您和阿爷买的衣服,一会儿你们试试看看合不合身,不合身的话还能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