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76 章(1 / 2)

加入书签

顺着这个线索审问下来,这人很快就招了。

让之前那个老汉过来辨认,才知道这人跟他是一个村的。就因为土地的边界放的界石歪了朝他们家倾斜了一些,让他觉得对方占了他们家的土地。

界石这个东西是由官府丈量过田地之后放置于两块田地中间的地沟的,轻易不能挪动。

就因为这个,再加上平日里跟老汉关系不大好,此人便怀恨在心,想起之前见过的一种毒草,就悄悄给人家的牛棚里放了一些把对方的牛给毒死了。

宋声看老汉那般爱牛的样子不似作假,那就说明有人蓄意谋害,能够潜到人家家里做这种事情,说明此人应当与受害者认识。

宋声就设了这么一个局,毕竟别人都不知道这牛怎么死的,大家只会以为是老汉家杀了牛。

按照大景的律法,宰杀耕牛必须要有官府出具的证明,证实这牛因意外或者是因为生病不得已才杀的。如果有违规实证的,可以互相检举揭发。

这检举揭发的人不就来了吗?

传出话去说牛因为中毒而死所以牛肉不能吃,不就是变相的检举揭发?

可惜这是宋声设的一个陷阱,故意引他往里头钻的。

找出了真正的幕后凶手,老汉十分震惊。一时不敢相信对方竟然能做出这种事,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说?

二是知府大人竟然这么快查出了真相,所以他很惊讶,并且感到由衷的佩服和感激。

因为这个事儿,宋声的名声在乡底下的百姓中间传开了,说他连别人家的牛死了这种小事都管,是个青天大老爷。

没过多久事情就传到了京城景帝的耳朵里。

别看景帝一直在京城待着,但他手下的那些搜集情报的皇家暗卫可是一等一的好手,遍布全天下。

肃昌这种地方,他也是派了人看着的。毕竟是帝王,就算是自己看好的人,也始终有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警惕之心。

不过安慰给他反馈过来的都是正面的消息,这让景帝的心里十分高兴,觉得自己没有白培养这个臣子。

此时的景帝正在御书房里看折子,他这段时间看这字的时间明显减少了许多,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会儿接到暗卫发过来的消息,看到之后笑了笑,跟一旁的李德福说道:“你瞧瞧,这个宋声一天天的还真是闲,竟然连别人家的耕牛死了都要管。”

景帝说这话时嘴角含着笑,很明显没有生气,反而心情还很愉悦。

李德福最能揣测帝心,就知道景帝并不是在说宋声真的很闲,这下他心里就有了底,笑眯眯的说道:“小宋大人这不是尽职尽责嘛!这等芝麻大点儿的小事儿都要管,也不嫌累。”

景帝听了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这个小子还真是,不过也反而说明了这才是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上的人。说起来,我大景正是缺此等人才啊。”

宋声并不知道景帝

已经知晓了这件很小的事儿,为王为帝,自然是多少有些疑心病的。不过宋声问心无愧,他觉得自己做的每件事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当地的百姓,那就无愧于天地。

不管京城这边如何,他在肃昌依旧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忙碌着。

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城门处的城墙就被修缮的差不多了。

当初给这些服徭役的民夫承诺的一日三餐已经做到了,但是之前说的每天都会发五文钱当做工钱还没有结算。

崔海经常负责的账目比较多,宋声就让他过去负责给这些民夫发工钱的。

每人每天五文钱,二十天算下来,那就是一共一百文钱。

等到这些钱发下去之后,领到钱的民夫们都激动极了。

“真的有钱拿!知府大人没骗我们!”其中一个民夫激动的说道。

他之前一直还担心这钱没着落,毕竟活儿他们已经干完了,但一直没看到钱,心里难免有些担心。

这下钱发到手,心里可不美滋滋。

拿到钱的民夫们互相交谈着自己愉悦的心情,激动归激动,但还是有个别民夫像是不满足似的说道:“这次每个人都发了一百文钱,你们说会不会以前服徭役其实咱们也是有钱拿的,只是这些都被关服那些当官的贪污了而已。”

旁边有一些知情的人站出来反驳道:“我倒是不这么认为。之前咱们肃昌是什么样的有多穷大家都是知道的。还不是有了现在的知府大人,这情况才逐渐好了起来。放在以前,官府哪里有钱给咱们发?听说这次还是知府大人用粉条厂赚的钱给咱们发的工钱。”

这个反驳的民夫刚把话说完,崔海就站了出来说道:“知府大人体恤百姓,好这次修缮城门服徭役的事情,也是大人为了避开你们农忙的时候特地定的时间。你们拿到的工钱,都是从官府的账上扣出来的,从前官府并没有这么富裕。这一切全都仰赖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