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章 杂粮煎饼(2 / 9)

加入书签

很快,梅娘就被一个小内侍带进了宫。

给天子做菜就是规矩太多,她在慈宁宫做完了菜,太后生怕出事,硬是派了一队的人保护她,让她亲自捧着菜送到乾清宫。

到了乾清宫也不能走,要在宫外候着,等皇上吃完才行。

还好她就在乾清宫外,要不然皇上传她,她又要再跑一趟。

梅娘进了宫,规规矩矩地给祁瞻行礼。

“民女武梅娘,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祁瞻终于吃了顿饱饭,这会儿心情正好。

“这酸梅鸭是你做的?”

“是。”

“用酸梅做菜,你是怎么想到的?”

他不是没吃过酸梅,可最多时令的时候吃个新鲜,或是暑天的时候喝些解渴,一直觉得这东西就是个果子,讲究点的话就做个饮品,却不曾想过这酸梅也能做菜。

梅娘垂首答道:“回皇上的话,近日天气转热,民女办的酒楼里的客人多数觉得吃饭没胃口,点鸡鸭鱼肉的客人明显减少,酸梅汤却成日供不应求,正好民女一个徒弟喜欢研究药膳,我们就试着用酸梅做菜,除了这酸梅鸭,另有酸梅烧鱼,酸梅炒菜,酸梅炖肉……”

只听这些名字,祁瞻都觉得口齿泛津。

“难为你们用心,肯如此钻研菜谱,如此一来,百姓们就有口

福了。”祁瞻笑着点点头,说道,“你进宫做菜也不容易,说说看,想要什么赏赐?”

梅娘连忙跪下,说道:“民女不敢要什么赏赐,只求皇上龙体安康,就是百姓之福了。”

一句话说的祁瞻心情大好,笑道:“你虽然不敢要,朕却不能不赏,这样吧,朕给你题一块匾额,就算是答谢你这一饭之恩了。”

梅娘磕头谢恩,便随着内侍退出了宫。

能得到御笔亲题的匾额,梅娘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这可是能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好东西!

梅娘圆满完成任务,随着宫女回到慈宁宫。

太后早已得了消息,这会儿正喜笑颜开。

“哀家就知道你一定有办法,好孩子,来哀家身边坐。”

梅娘行过礼,走到太后身边的锦凳坐下。

太后亲自握住她的手,问起那酸梅鸭的做法,梅娘并不藏私,一五一十地讲给太后听。

见她行事大方,为人妥帖,太后看她越发满意。

“你这次立下大功,想要什么赏赐?”

梅娘忙道:“皇上已经说过要赏民女一块匾额,娘娘若是再赏赐,民女实在是当不起这样的厚恩。”

“皇上赏的是皇上的,哀家赏的是哀家的,那怎么能一样?”太后想了想,笑道,“要不然,哀家赏你一桩婚事如何?”

没想到太后忽然说出这句话,梅娘顿时闹了个大红脸。

见她羞怯不言,太后越发笑了起来。

“罢了罢了,不逗你了,来人,去开了哀家的库房,哀家要亲自带梅姑娘选首饰和料子。”

梅娘想开口回绝,却被太后不由分说地拉起就走。

“就当是哀家提前替你攒嫁妆了,你可不许推辞!”

梅娘拗不过,只好跟着太后去了。

慈宁宫的库房高大宽敞,里面又隔出无数房间,不知都放了什么,一眼望去都看不到头。

等宫女们捧着绸缎首饰等物一排排走出来,梅娘更是看得眼花缭乱。

“太后,这实在是太多了……”

太后随手翻开一个锦盒,里面的赤金红宝头面金光灿烂,璀璨夺目,晃得梅娘几乎睁不开眼睛。

“哀家老了,这些颜色新鲜的首饰绸缎,留着也用不着,还不如赏了你们这些年轻姑娘,多做几身好看的衣裳,哀家看着也高兴。”

见梅娘踟蹰不前,太后索性直接替她做了主。

“将那云光锦、笼月纱、妆花缎、遍地金这些料子,捡那大红、珊瑚粉、秋香、葱绿、水蓝这些新鲜颜色的,每样装十匹。红绿宝石、猫眼玛瑙这些拣好的一样装一匣子,各色头面每样十套……”

“把放着珊瑚盆景的房间开了,端二十盆五尺以上的,给梅姑娘放箱子里……”

“放插屏那屋子也打开,哀家记得过年时候得了几个螺钿花鸟的,正适合给梅姑娘摆着玩……”

眼看着一盒盒一箱箱的东西

搬出去,梅娘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知道的说是太后给她赏赐,不知道的,还以为太后给她办嫁妆。

想到方才太后说的婚事,梅娘又是不安又是期待。

看太后的意思,是不是不会反对她跟顾南箫在一起?

如果是这样,那她就能放一半的心了。

梅娘胡思乱想着,忽然发现外面的天已经黑透了。

她连忙上前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