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章 入西麟书院的两种方法(1 / 2)

加入书签

此时的姜昊思绪万千,不由自忖:“这世上还真的有神仙存在啊!也不知我的身上有没有先生所说的灵根?就算没有灵根,只要进了书院的外院,未来亦可有着大好前程,总归是可以让爹娘、大哥、小妹过上好日子。只是书院选拔弟子的难度似乎很大,不知能有多大胜算。”

李先生仿佛猜到姜昊心中所想,于是从书桌下的抽屉中取出一本青色封皮的书,用手抚摸着封面,良久后才缓缓出声:“如若想进西麟书院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与大多数人一样参加书院外院一年一度的选拔,以你的聪慧和学识,为师相信你必然可以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外院;而第二种方法则是明确自身具备灵根,由为师书信一封,你携此信前去拜访书院内院的器道教习周君仪,周教习乃为师昔年的外院同窗,与吾情谊深厚,若持为师亲笔信以谒之,必会念及旧情,欣然接纳你于内门之中。”言罢便将手中那本青色封皮的书递给姜昊,“这是书院外院弟子入门后统一修习的引气入体功法,此功法名为”炼气决“,不排斥任何灵根属性,乃是最为基础的修真功法,最多只能修习至聚气期圆满。为师对于修炼一道并没有太多研究,所知甚少,皆为外院教习当初传授之词。聚气期是修真者最为入门的修炼境界,需要身怀灵根之人运行功法去感受天地之间的灵气,通过自身所形成的周天之力将灵气导入体内,这一步尤为重要,被称之为引气入体。随着体内所能容纳灵气的极限不断夯实和增长,修士的体质得到持续地改良,所能施展的术法也变得越来越深奥。聚气期的修为共分九层,聚气一层至三层为聚气初期;聚气四层至六层为聚气中期;聚气七层至九层为聚气后期;接着就是聚气期圆满状态,为突破筑基期做准备。至于筑基期以上,为师就无法知晓了,毕竟在凡人眼中筑基期修士却是相当于陆地神仙一般的存在。还是说说聚气期吧,但凡外院弟子修习”炼气决“能够引气入体后,均可向内院提出申请,在内院教习的评估与建议下修习自己喜欢或适合自己的修真百艺。当然,内院所传授的修真百艺均为比较初浅的内容,如若想要修习更为高深的技艺,须在每三年一届的宗门选拔中进入修真宗门方可。”说到此处,李先生无奈一笑:“为师无法修炼,故探查不出你是否具有灵根,更无法知晓你的灵根属性,且只能让你自行修炼,如能在一年内达到引气入体的程度,便可认定你具备灵根,带上为师的书信直接去书院内院寻求机缘。如若感受不到有丝毫的引气入体,就只叹你与为师一样没有仙缘,不如去参加书院外院的选拔,为将来博一个前程吧。”

姜昊手捧着李先生递过的青色封皮书本,内心一阵感动,眼圈隐隐泛红,情不自禁拜下,向着李先生执弟子礼哽咽道:“学生受业于先生之门,蒙先生垂顾,不以吾之出身与家境为嫌,待学生如亲生骨肉,屡赐钱粮,扶持备至,使吾无匮乏之忧,得以安心向学。先生之仁德,实乃难量,吾感激涕零,不知何以为报。先生之厚爱,深于海岳,非言语所能表。学生虽不才,亦必尽心竭力,以报先生之万一。”

李先生闻言亦是老泪纵横,上前扶起姜昊,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好!好啊!好孩子,你虽年幼,然心志坚定,不卑不亢,知恩图报,胸怀家国,诚为难得之良才。假以时日,必成国之栋梁。若得仙缘,亦必能展翅高飞,成就非凡。为师对你寄予厚望,望你莫要辱没了为师“辅才”之名啊!”

随后李先生将前往璟国都城参加书院选拔的一些细节和姜昊做了一番交代。毕竟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学子渴望前往都城参加书院选拔,如果每个国家没有相对应的机制岂不乱了套。且不论众多的人口涌入都城所造成的混乱,就仅仅是官道和驿站所形成的拥堵,都不是各地官府所能承受得了的。因此参加选拔的学子必须要通过当地县属官学的初试,并获得进京参选的路引。而后凭此路引前往州郡参加复试,通过复试的,会在其路引上加盖“通过”字样,方可顺利前往都城;未能通过复试的,则会在其路引上加盖“折返”字样,凭此路引返乡却无法前往都城。通过复试到达都城后的参选学子,都必须到国子监所设立的考场进行终试,只有通过终试的学子才有资格参加书院的选拔,未能通过的同样会在其路引上加盖“折返”字样,凭此路引返乡。初试一般考的是识字与常识,在这一关往往会淘汰大半学子,毕竟每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除了有官学通用的文字,同时还存在着一些流传久远的古文字,而死读书之人往往又对许多常识有认知上的缺失,因此淘汰大半学子并不稀奇。复试考的内容则是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写诗作对的文字组织能力,在这一关又会淘汰大半学子。最后的终试则是分为文韬、武略、农事、工学、商道等不同科目进行并附加相关科目政务评议的论题,再次淘汰大半学子。就这样,通过三轮淘汰之后仍然会剩下几十万的学子参加书院的选拔,而这几十万学子中仅能录取千余人,当真是万中选一!比较特别的是每一轮的选拔都不需要进行集中考试,一年之中的任何时候参与均可,只要能提前在书院选拔开始之前完成即可。这样做难道没有泄题风险吗?其实并不用担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