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获得路引遇见赵羽(1 / 2)

加入书签

姜昊进入官学后,就有一名官学的侍者上前引领他前往学政大人的书房。姜昊进入书房,见到一名身穿青色官袍,年约四旬出头,面貌威严,留着一缕小胡子的官员,正端坐在书案前,手中还拿着姜昊写的那份应答卷子细细端详。在进门前,侍者就向姜昊介绍过,房中的正是学政大人顾衍。姜昊进门后就向着这位顾大人行礼:“学生姜昊,见过学政大人。”这位顾大人看到来人竟然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不禁有些吃惊,抬首问到:“你就是姜昊?”“正是学生。”姜昊恭敬应道。

“你如今年方几何?何许人也?”顾大人开始询问姜昊的基本信息。

“学生今年十三,瑞云县竹溪村人。”

“这三副对子都是你自己所作?家师何人啊?”

“正是学生所作,家师姓李,字辅才。”

“李耘兄!”顾大人听闻李辅才之名立马站了起来,神情有点激动。

“正是家师,学生未敢直呼家师名讳。”

“他现在何处?我与他已多年未有联系。”顾大人急切地问道。

姜昊并没有直接回答顾大人,而是从怀中取出李先生的那封书信双手呈给顾大人:“这是家师让学生转交给顾大人的书信。”

“有本大人的书信,这些门房怎么不早呈送上来,真是该死!”随后吩咐侍者给姜昊赐座上茶,自顾自地打开书信查看。

良久,顾大人看完书信长叹了一声:“辅才兄大才啊!连他的学生都这么优秀!”然后对姜昊笑道:“你这位先生给我的信中,只字未提让我对你照拂一二,却都字字都表示出我须以师叔之情待你,当真是奇才也!哈哈哈······”自己说完又是一阵开怀大笑。“我与你师少时同窗,感情深厚,他的才能远胜于我,后来他拜入西麟书院,而我却落选了,最后我只能选择了科举之道······”这顾大人收到故友的来信,心情甚好,与姜昊聊起了他与李先生的过往趣事,又聊到大家对未来的理想与见解,还对时政与做学问的内容交换了意见。聊得越多,顾大人越是欣赏姜昊的聪慧与才华。本打算留姜昊小住几日,当听说他还有个小妹独自留在客栈里,便爽快地帮姜昊开具了路引,并直接在路引上盖上“通过”二字。两人约定姜昊下次返乡时,到官学来好好聚聚。李先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没在信中提到姜昊兄妹是修真者,只是说需要去参加西麟书院的考试。因此姜昊也没有透露他们兄妹俩的真实身份。但对这位顾大人挺有好感,觉得这位学政大人为人正派、性格豪爽、重情重义,是个可以结交的人。

姜昊回到客栈,次日便带着小妹姜妍踏上前往都城的旅途。兄妹俩都是第一次出远门,路上有许多新鲜事物总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并驻足欣赏,就这样游山玩水般地停停走走。终于在某一天来到了璟江郡与悦城地界接壤的关隘处。此去悦城还有两百里路程,只是由于前方战事的缘故,又或许是西麟书院招生在即,使得此处比往日里拥挤,官道上挤满了来往通行的人流和商队,驻守此处的官兵也是加强了盘查的力度。姜昊兄妹俩其实是可以提前从来时路上的某处大山绕行的,不过随身携带的路引需经各关口加盖通关印鉴,否则到时又要多费口舌解释。于是姜昊就带着小妹排在等候通关的队伍里缓慢前行。就在此时,有几匹快马从远处驰骋而来,为首的是一个十二三岁,身着锦袍的小女孩。城门前有多排拒马桩,还有许多排队的人群。这几匹马行至关隘的城门处不由得拉住缰绳,放缓了速度。此时随行的人群中有个公子哥打扮的华服青年,打马向前对着城门口的官兵喊道:“千雅郡主驾到,还不快快放行!”气势颇为嚣张,说完了还神气活现地扫视了正在排队的众人一眼。坐在马上的那个锦袍小女孩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不过也没说什么。忽然,那个气势嚣张的公子哥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他所看到的人正是姜昊。而姜昊此时的神念中也似乎感觉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定睛一看,竟然是赵羽,那个想劫杀他们父子俩的赵员外儿子。还不待姜昊有所反应,赵羽用马鞭指着姜昊对着忙不迭跑过来移动拒马桩的官兵说道:“此人是逃犯,你等快快将其拿下!”此话一出,官兵们不由得一愣,而那些原来排在姜昊前后的人,不由得退开几步与姜昊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并警惕地望着姜昊兄妹俩。

姜昊被赵羽的这一番操作搞得也是有点莫名其妙。赵羽看着发愣的那几个官兵怒道:“你们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快动手!”那几个官兵相互对视一眼,拔出腰间的长刀,缓缓走上前,暂时把姜昊兄妹俩围在中间。姜昊面无表情地看着赵羽,而姜妍却忍不住了,大声呵斥道:“你们想干什么?我和哥哥是去西麟书院求学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逃犯。”周边的众人闻言一看,可不是嘛,就两个小孩而已,怎么变成逃犯了呢?就在此时,一位穿着像军官模样的军士小跑着来到那个锦袍小女孩的马前,先向她施了一礼,然后小心翼翼地询问道:“不知千雅郡主驾到,小的有失远迎,望郡主恕罪。不过这又是什么情况?”说着指向姜昊兄妹二人,脸上露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