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 来碗螺蛳粉(1 / 2)

加入书签

仆人说:“你不说的话就回去吧!”

杨风说:“你确认不帮我通传吗?如果误了张员外生意上的事,张员外怪罪下来你担待得起吗?”

仆人看到杨风的态度强硬,也不敢怠慢,说:“你等等,我进去通传一声。”

说完他就关上门,往屋里走去。

过了一会,仆人又跑了过来,说:“先生,员外有请,请跟我来!”

杨风跟着仆人进到房内,穿过院子,来到会客厅,杨风看到一个身材发福的中年人坐在会客厅的椅子上喝着茶。

仆人走到中年人面前,行礼说道:“老爷,这位先生到了。”

张员外抬起头,看了看杨风,说:“这位先生,我听仆人说你有生意要跟我做,我想听听是什么生意?”

杨风上前行礼,说:“我是外地来的商人,昨天听人说员外有几块地要出售,我想过来看看!”

张员外说:“我这里要卖的产业很多,不知道先生是看中了哪几块地呀?”

杨风说:“城北的那片洼地、城南的那片竹林、还有就是城外那座光秃秃的山,员外看看卖吗?”

张员外一听,心中大喜,心想:这几块地我早就想卖了,只是没人买呀,今天来了个冤大种,我要赶紧卖给他!

张员外说:“这三块地我都卖,只是先生能给什么价?”

杨风说:“这几块地都是不毛之地,我出五十两黄金,员外看如何?”

张员外想:要知道,这几块地加起来卖二十两黄金都没人要,这次赚翻了。

但他还是装出很不高兴的样子,说:“先生,这个价格是不是少了点?”

杨风笑了笑,说:“张员外,我打听过,你这几块地加起来都不值二十两黄金,我给五十两黄金那已经是天价了,要知道在当今的陇西,不会有第二个人能给到我这个价了!”

张员外说:“好吧,成交!”

杨风拿出五十两黄金放在桌面上,张员外也叫账房先生拿来地契,双方签字画押成交后,办完了所有手续!

张员外说:“我家在这陇西还有多处产业,如果杨先生有需要都可以来找我!”

杨风说:“好的,那就不打扰张员外,我先告辞了!”

说完,杨风拱了拱手,离开了张府。

杨风想:现在地已经买到了,第一步就先建一个盐厂,这样才可以批量生产食用盐。

说干就干,杨风叫王江找来五百名士兵,让这五百名士兵跟自己一同创业,他们用两天就把盐厂建设好了。

杨风把五百人分成四组,一组负责挖盐矿石,一组负责把盐矿石运输到盐厂,一组负责生产食盐,一组负责包装和搬运食盐。

安排好工作以后,杨风从军中找来账房先生,交待他记好账管好物资!

一天过去了,杨风叫来账房先生问道:“我们的盐厂一天能生产出多少食盐?”

账房先生说:“老爷,我算了一下,一天盐厂最少可以生产五百斤食盐。”

杨风说:“让大家全力生产,这几天我去联系客商来买盐。”

杨风来到军中,召来一百多名强壮的士兵,组成商队,他决定让商队带着盐厂生产出来的食盐销售到东临郡、东瑛郡、青山郡,并让商队给郡守们带去他的最新命令。

他的计划就是在陇西郡发展工业和商业,把产品销售到自己封地的另外三个郡,实现内循环消费。而另外三个郡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封地内所有军民的温饱问题。

杨风还在陇西城内开了一家商行,取名叫鸿运商行,商行主要是销售盐厂生产出来的食盐,食盐的价格比市面的价格稍低,商行里的食盐供不应求,生意好得不得了!

看到食盐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步入正轨,杨风又开始规划怎么利用好洼地的资源了。

他来到洼地,看到里面的大量螺蛳,他想起了现代人最爱吃的一种食品,那就是螺蛳粉。

这螺蛳粉闻起来很臭,但吃起来那就是美味。

杨风决定开发螺蛳粉做为陇西的特产,于是他叫人捞起一盆螺蛳,然后到竹林砍来竹笋,他就开始制作起来,不一会功夫,螺蛳粉就做好了。

杨风把螺蛳粉拿到盐厂,叫来几个工人,让他们试吃。

工人们闻到这个气味,都捂着鼻子,谁都不敢吃!

有人说:“老爷,这个东西太臭了,这怎么吃得下呀?”

另一个也说:“老爷,这真的没办法吃呀!”

这时,账房先生刚好经过,杨风叫住他,说:“先生,你也过来尝尝这螺蛳粉吧!”

账房先生闻到这个味道,也不敢吃,他说:“老爷,我吃不下呀,太臭了!”

杨风走上前,自己拿起一碗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呀!大家都来试试。”

大家看到老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