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钱粮何处寻(1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宋靖,一脸漠然地说道:“平身吧。”

“臣有罪。”

宋靖仍旧跪在地上。

他心知这次的麻烦可能惹大了。

能让长孙国舅出面捞人,能和陛下还有皇后娘娘坐在一个桌子上的人整个大唐屈指可数。

算算年纪。

该不会吧!

宋靖内心只觉得天崩地裂。

要真是那种情况,他多少条命也不够折腾的呀。

毕竟李平差点死在京兆府的大牢当中,后来又被他治下的长安县丞骚扰。

那帮家伙平日里做事的风格他再清楚不过。

思来想去,他觉得为今之计就是装傻。

他要让陛下知道他会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治下确实要好好收拾一番。

当然,前提是他能够躲过这一劫。

李世民并没有再次让宋靖起身,此刻他脑海中正在不断整合各种信息。

宋靖跪地不起,低着头,刻意隐藏自己的表情。

可他身为天下共主,跟多少老狐狸打过交道,如何看不出宋靖在装傻充愣,又或者说在表忠心。

正常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不好奇。

最多也就是装作没看过。

可宋靖一而再,再而三地请罪,心思再明显不过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李平的身份肯定是不能够公开的,但也不能让人不管。

李平展现出来的能力和天赋已经让他大受震撼,抛开身份不谈,此等人才也必须要好好重用。

暗中派人保护总归还是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明面上有人照拂倒也不错。

京兆府尹的官职不大不小,主要打理街面上的事情,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就让他戴罪立功,皇后以为如何?”李二看似不经意地询问长孙皇后的意见。

“臣妾觉得不错。”长孙皇后立刻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想想倒也妥当,虽说心里对宋靖的为人确实有些不舒服。

这个京兆府人并非蠢人,可惜聪明劲没用到地方,但用来庇护平儿倒也不错。

宋靖闻言立刻反应过来,连忙磕头道:“微臣遵旨,请陛下娘娘放心,此事臣必定全力以赴,万无一失。”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行了,今日之事不得外传,更不得向外人透露这孩子的来历,还有,尽量不要引人注意,但一切以保护他安全为要务,此间分寸你自己衡量。”

“臣领命。”

“下去吧!”

看着落荒而逃的宋靖,李二叹了口气。

平儿的事情确实有些麻烦,主要是时间过于巧合,几乎没有什么太好的选择。

不过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解决。

回宫之后,李二找来了程咬金的奏章细细品读,虽然他已经看过了很多次,但亲身听到了李平的思路后在看,似乎多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随后他又让长孙皇后再旁边复述当日情景。

“平儿似乎认定了此战大唐必胜。”长孙皇后笑道,“他更担心的是战前准备和战后的处理问题上。”

“我大唐岂有不胜之理,平儿像我。”李世民哈哈大笑之后又露出纠结之色,“可惜终归是在民间长大,热衷于商贾之事,未免有些小家子气。”

长孙皇后闻言黛眉微皱,忍不住道:“我看平儿长得很是不错,比你带在身边,又请了老师的孩子强多了,承乾怕是没有这般见识。”

听到这话,李世民脸色微变,事情还真是这样,可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孩子不也是你的,再者说,商贾之事终究难登大雅之堂,有朝一日公开了平儿的身份,难道还让他继续经商?”

“这倒是,不过我看那孩子对文武之事的兴趣都不大。”长孙皇后也有些头疼。

日后公开了身份,在普通人眼中平儿是尊贵的,可是在那些皇亲国戚,门阀世家眼中他的成长经历终究还是差了些,充其量不过是圣君浓郁罢了。

唯有建功立业亦或者是才学惊人方才能够真正地堵住悠悠众口。

再者,若是不懂朝堂上的规矩,不识人心,难免会被有心人利用。

一直从事商贾之事确实也不是个事情。

“罢了,到时候再说吧,终究还是要看孩子的意愿,你难不成还能按着牛喝水?”长孙皇后无奈地说道。

李二闻言便知道长孙皇后是动了恻隐之心,不想让李平受苦。

可他不也是没办法,不也是为了孩子好。

算了,日后再说吧。

理清了思路。

李世民很快就在太极宫召见了一众老臣,将已经润色过的灭掉突厥之策娓娓道来。

他本就是马上皇帝,行军打仗的行家里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