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章 帝后(1 / 2)

加入书签

明月高悬。

如霜华般的月色为整个长安城披上了一层薄纱。

皇宫之中。

李世民看着属下呈上来的奏表喜笑颜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好句,绝妙好句呀!”

“想不到宽儿竟然有如此造诣,写得出此等传诵千古的佳句。”

说着,他更是如痴如醉般凡俗吟诵着那首水调歌头。

长孙皇后笑盈盈地给李世民奉上茶水,有些感慨道:“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这词曲中颇有几分历经沧桑之意。”

“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李世民放下奏表,“想来这就是所谓的浑然天成吧,不过他这些年的经历确实是让人唏嘘。”

本来就是随便发了句感慨,眼见着长孙皇后又要落泪,李世民急忙道:“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皇后放宽心,北边事定,我就解决宽儿的问题。”

“嗯。”长孙皇后笑着应了下来,旋即打开刚刚拿过来的食盒,掏出一枚圆形的糕点递了过去,“尝尝吧,那孩子亲手做的,说是叫做月饼,庆贺月圆的。”

“他就是不把心思用在正地方上面。”李世民笑骂着接过月饼。

作为九五之尊,他想要什么得不到?

可偏偏李平弄的这些小东西十分让他得意。

那种不假修饰的,纯粹的关心是天家几乎不存在的骨肉亲情。

一口咬下。

桂花香气溢满在唇齿之间。

李世民有些惊喜道:“有些意思,这孩子的聪明劲随了朕。”

长孙皇后翻了白眼也不拆穿他,笑着拿起一块月饼,琢磨着是怎么做的。

就在这时,有太监进来低声道:“陛下,娘娘,有密函到。”

李世民放下月饼伸手接了过来。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更是绘制了一幅幅简笔画,虽然不具体,却大致上可以看出当时发生了什么。

密函上正是李平和李承乾一行人的冲突经过。

看过之后,李世民哈哈大笑起来。

“不愧是朕的儿子,有血气。”

“宽儿这孩子武艺倒是粗浅了些,这心思却活泛,哪些地方是能动手的么?”

“承乾底子还在,就是急躁了些,泰儿,算了吧。”

“倒是长孙冲,怎么弄的,比宽儿大了许多又是自幼习武?”

作为马上皇帝,李世民几乎瞬间就从简笔画上面分析出了当时的战况,几乎和真实情况一模一样。

长孙皇后来了兴趣,伸手拿过密函。

平时她不会如此,可听李世民说起了她的几个孩子,不由得有些心急。

“这几个孩子,胡闹。”

粗略浏览过内容,长孙皇后眉宇间闪过一抹愠怒。

李世民却笑道:“都是男孩子,打打闹闹正常,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么?”

“那也不能如此,宽儿倒是不错,以一敌三还能不落下风。”见无人受伤,长孙皇后也松了口气,眉宇间恢复了笑容。

李世民笑着摇摇头道:“不是宽儿厉害,是这三个太不争气了。”

说着就为长孙皇后分析起战局来,说到高兴处更是比画着如果怎样会更好云云。

长孙皇后见状笑道:“万一有个好歹,看你还能笑得出来不。”

李世民笑着说道:“无妨,有禁军和金吾卫跟着,暗中还有不良人照看,出不了事情。”

“说起来承乾为何要找宽儿打架,难道真的是为了之前宴会被抢了风头?”长孙皇后翻了翻密函,没有找到原因有些奇怪。

李世民拿出早先送来的密函道:“还不是你之前送去的那身衣服,被承乾认出来了,想着夺回来出气呗。”

长孙皇后闻言有些哭笑不得,旋即又有些感慨。

不管李承乾其他方面如何,在对她的感情上自然是没得说。

“说起来,朕也是嫉妒得很呀!”李世民手捻胡须道,“皇后已经许久没给朕缝制过衣服了。”

长孙皇后闻言不由得莞尔,笑道:“好好好,臣妾回去之后就给陛下缝制,还有承乾的,泰儿的,都有,真是欠了你们的。”

“皇后还是要注意休息才是。”李世民闻言又心疼得不得了,加以劝阻。

长孙皇后想了想又道:“不过此事还是要寻个缘由,不然只怕承乾还是要闹的。”

“就说是因为盐山之事赏赐的吧。”李世民道,“说起来,因为有了宽儿的进项,皇后也不用辛苦了。”

长孙皇后苦笑着摇摇头道:“他才多大年纪,就已经开始孝敬咱们了。”

盐业一事看起来是李平带着杜构等年轻人,依靠着卢国公府搭的架子。

可实际上走的还是李世民这边,最大的进项自然也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