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9章 卢相公好生气(1 / 3)

加入书签

轩殿君对上了卢远的眼睛。

她在那双眼睛里,看见的是茫然和伤感,她突然想微笑,来紫微宫前,她问过瀛姝——卢相公固执己见,是为了自身的功名么?

瀛姝没告诉她答案,凑近她的耳边:“殿君见到卢相公就明白了。”

悲悯总比鄙夷更温暖。

她忽然感动,于是起身,冲卢相公行了揖礼,她微笑着,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眼睛也是明亮和璀璨的:“多谢卢相公的维护,瑶台身边,早无亲长,唯有家人一直维护瑶台的安全,为瑶台,出生入死。瑶台不是怯弱的女子,虽因时局动荡,不能得获博览经史的幸运,但瑶台的幸运则是,在家人的护卫下,保得了轩氏部分史录及律鉴。

卢相公,瑶台归豫,不是为了荣华富贵,知瑶台者,虽少却存。瑶台感激卢相公挺身而出,谏护瑶台于安全之境,给予了瑶台有如亲长般的慈爱,卢公之恩义,瑶台没齿难忘。”

此时,其实婉苏和梁氏都在,婉苏被这殿君这番话说红了眼眶。

梁氏如临大敌。

“从此,瑶台便称相公为世翁,将相公当成亲长一般敬重。”

卢远也被这话摧动了肝肠,也坚定了保护神元殿君的决心……

“我会出使北汉。”轩殿君说:“其中的风险,陛下已经说明,我也经过了深思熟虑,今日请世翁来,是为了将我的心里话,直言相告。世翁,北汉王提出这个条件,就算居心不良

,也无非是打算将我扣留在北汉,必不会害我性命,这已经是最糟糕的结果了,但于我而言,只要能维持两国建交,但无遗憾。

我虽为女子,但从来不将自己视为弱质,我的志向便是延续神宗氏族,我的先祖先宗,甘为臣子社稷奉献的誉名,对,我得向世翁承认,我图的也是誉名。

我还知道其实许多的人,对我心存轻视,这会让我忧愤,我当然不愿一直受到这样的嘲笑和鄙夷,出使北汉,是我心甘情愿,世翁,我不愿被当成弱质女流,我不愿终生活于寄人篱下,我还想请世翁放心,我会平安归来,因为我相信大豫,相信陛下,相信世翁,相信大豫的君臣!”

婉苏觉得脸红了。

她低看了神元殿君。

梁氏对神元殿君也刮目相看:居然还有识时务为俊杰的智慧。

唯有司空北辰嗤之以鼻。

愚蠢的女人们,总是妄想和男人争强斗胜,绝大多数都没有这样的本事,唯有瀛姝,必定是瀛姝游说成功,引诱得轩氏热血沸腾,不管瀛姝现在站定的何方阵营,世间女子,唯有她才能称为巾帼不弱须眉。

这么深的城府,这么大的本事,才有胜过我的资格,可是这一回,瀛姝,我不会让步了,不会给你机会了,我可以成就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野心,因为我依然爱慕你,我的身边唯有你能并肩,你的身边,也不可能会站着别的男人!

神元殿君没

有继续在紫微宫逗留。

卢远在恭送殿君离开后,和司空北辰又折返至外堂,婉苏在场,她想重新奉茶,却为梁氏抢了先,早前在等待卢远来紫微宫时,太子有意请了婉苏过来,梁氏原本就在一旁侍候,这个时候,梁氏抢着奉茶,倒并不显得突兀,良娣的位份低于太子妃,抢着斟茶递水也是分内的事。

可奉完茶后,梁氏又抢着开腔,就不是分内的事了。

“殿君自愿使北汉,应当是中女史出的主意。”

卢远看了看太子。

太子没意识到此时此境,不该纵容梁氏妄议政事,他关注的是“中女史”三个字。

“为何这样说?”竟询问起梁氏来。

婉苏也看向梁氏。

卢远也不由想起了前番王斓的态度,又微蹙着眉。

“妾身只是猜测。”梁氏成为了在场的焦点,正襟危坐着回应:“临沂公虽说早就只居闲职,可每当陛下遇难决之事,定然会与临沂公相商,如若临沂公也持反对殿君使汉的主张,陛下应当早就拒绝了北汉方提出的条件了。

其实陛下分明已经有了决意,只不过担心北汉万一出尔反尔……这个风险不能说没有,殿君必然也存在着顾虑,那么谁能够彻底打消殿君的顾虑呢?神元殿处于内廷,外朝臣公可无法入内廷求见殿君,内廷之中,殿君最信任的人可就是中女史了。”

司空北辰颔首:“也唯有中女史能替父皇分忧。”

梁氏微微一

笑:“听闻殿君刚才那席话,着实让妾身心生钦佩,但不瞒殿下,这样的结果,实则大出妾身意料之外。”

“哦?”太子挑眉。

“当局者与旁观者的想法,往往是不同的,事不关己,当然会着眼大局,而关系到自身的安危时,考虑的当然就不仅仅是大道理了。因此妾身才感慨,太子妃和卢相公都是真正关心着殿君安危。

当然,中女史能说服殿君,必然也是因为她心存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