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 重生了?有点秃然(2 / 3)

加入书签

张耳:“十二次你是让我死啊?我就是突然有点走神而已。”

何之章:“胖儿,你觉得这货今天正常不?他是不是又琢磨啥馊点子嘞?”

王金鹏:“他又不是第一次间歇发呆,只是今天呆得有点夸张(罗三炮发音)。可能这是高中最后一次了哇。”

张耳:“相声界就缺你俩这种人才。也别去大学受那洋罪了,赶紧组队出道吧。一个又长又瘦(18863kg),一个低点但够胖(165123kg),自带喜剧效果。”

何之章:“你这么损的人都不去说相声,我们俩哪有那勇气。”

正在这时,班主任进来了。张耳一看,果然是记忆中那个御姐。说起来这个姐姐从六年前进校就风靡整个学校,张耳他们初一就每天去高中部偶遇。不过以张耳后来的视角看,姐姐那是照顾他们的情绪,一群小屁孩连盯着看的勇气都没有也学人家打望?姐姐都不正眼看他们,飒爽得一塌糊涂。后来他们升到高中,正好姐姐送走一届下来带高一,就成了他们班主任。当时其他两个班的雄性捶胸顿足愤愤不平,年级主任每天抓典型干苦力,用了两个月才把他们累冷静。

班长:“起立!”

全体:“老师好!&34;楼道里玻璃都震得嗡嗡响。

老师:“坐。”

张耳:“诗人,老师全名叫啥来?”

何之章惊愕地看向张耳:“卧槽!你不是耳朵!你是谁?”

老师的信息对他们来说是必背内容,忘了自己名字也不应该忘了老师的名字,可张耳竟然忘了,这可太离谱了。何之章的声音都吓大了,全班都听见了,当然也包括老师。

老师:“诗人,虽然这可以说是我最后一次作为你的班主任说话,但你也不用激动成这样吧?给你个机会,上来背诵一下《咏柳》。”

何之章:“不是我激动啊叶姐,是耳朵竟然忘了你的名字了!”

全班人:“喔?”

张耳:“老师,我只是想多听听您的声音。”

老师:“哦?那好,我最后给大家做一次自我介绍。我叫柳叶,柳叶的柳,柳叶的叶。1982年8月生,狮子座。喜欢喝白开水,喜欢吃我妈做的饭。职业信条是希望每个从我这毕业的学生,无论能不能成功,以后少点后悔。”

大家疯狂鼓掌,还有吹口哨的。

柳叶:“班长来把志愿填报指南发下去,大家对完答案估完分就可以计划报哪了。报名的基础条件是估分准确,但也要有点技巧。不好高骛远,也别妄自菲薄。”

张耳听着熟悉的话,和脑海里的记忆做对比,不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分毫不差,还是那么让人激动。要说柳叶也就比他大一岁,但明显就是两代人。他经历了后面几十年的信息洗涮,也不会总想没用的了。

他现在最想做的还是赶紧处理完学校的事情回家,回去和老爸老妈说批点经费他要去旅游。当然旅游是借口,他自己打算弄点起步资金为以后弄钱打基础。时间已经到了2002年7月底,留给他蹭车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毕竟他几十年一直是底层人士,内幕消息没有,门路也没有,相关素质也没有。如果盲目去做生意,估计翻不起浪花就沉底了。小富勤劳出,大富天成就,他对自己的能力和运气都有清晰的认知,趁着有些不会轻易改变的大势,为以后做铺垫,不求起飞,只求少点遗憾。能提升自己的机会,每次都要抓住。

王金鹏:“耳朵,你估分多少?”

张耳:“四百二。你嘞?”

王金鹏:“不是吧帅哥?咋和模拟差了这来多!”张耳最后一次模拟考了480。

何之章:“兄弟,你真估420?这可不是小事了啊。”

张耳:“当时谁知道是咋了鬼迷心窍,反正英语就刚及格,生物几乎没分。你俩了?”

王金鹏:“我五百三,差不多。弄个本地警校本科,毕业以后接我老头的班。”

何之章:“我签证已经办好了,下个月去加的夫。念一年预科四年本科然后再看要不要再接着念。”

张耳:“那你走之前咱们聚一次,不然胖儿进去了你出去了我走了咱们几年见不着。”

王金鹏:“你个耐格揽货就是嘴里有毒,好好的话总要让你说出点难受来。啥叫进去了,省警校是政法类大学,又不是军校还封闭上学。我俩都好说,你想想你咋办哇,你老子那脾气你能扛得住?”

张耳:“他重视的首先是朋友,然后是亲戚,我和我妈得靠后很多了。我妈没啥大见识,只要别问她要钱,其他啥都好说,如果还能给她点那就更好了。我已经有计划了,趁假期赚点钱,以后走自己的路,不让他们再对我指手画脚。”

何之章:“耳朵,你这是变异了?一晚上没见根本是两个人了啊!”

王金鹏:“就是,你受啥刺激了?”

张耳:“没啥,只是不想再浑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