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章 浙大西溪校区(1 / 2)

加入书签

李若焱对张耳的这种言论表示不屑,说他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不用工作挣钱的人永远不会觉得工作宝贵。张耳说自己从高考结束开始打工,赚到钱炒股接着打工,到现在半年赚到了学费和各种杂费,还有自己旅游的经费。不是说工作不宝贵,是这种行政班真的是李若焱说的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生命的价值被大大贬值了。

李若焱赞成打工,但不相信张耳能一天三千。张耳也没再争辩,先吃饭吧。

下午两个人又在校园里补了点镜头,还去北校区找了找灵感,最后在宿舍楼下照了一套,今天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李若焱:辛苦啦,小骗子。

张耳:妹妹你再喊我小骗子我可就生气了啊!

李若焱:生气你要怎样?

张耳一把搂住李若焱然后猛揉她的头发。李若焱大声叫喊,两个人打闹了几下。

李若焱:小骗子你来的前几天是怎么过的?有没有吃临安的本地美食?

张耳:当然吃了。第一天来的时候我就去楼外楼吃了西湖醋鱼,第二天在知味观吃了本地特色和点心。

李若焱:你吃了西湖醋鱼?感觉如何?

张耳:感觉挺好,我全吃了。

李若焱:全吃了?!你吹牛吧?那玩意真的是给人吃的东西?

张耳:我也不是直接吃原味鱼,我用辣酱把鱼拌了一遍,然后发现土腥味被盖住了,然后酱汁就占了全部的味道,然后就吃起来口感还不错,除了草鱼的刺比较多,其他都可以接受。

李若焱:好家伙!你真是个人才!咱们今晚再去试试吧,我也尝尝你说的辣酱拌鱼是什么味道。

张耳当然同意,但是让李若焱不要开车了,那地方不好停车。

两人打了车来到了楼外楼孤山路店,半路张耳把胶卷送到了宏元让老板还是加急冲洗,还是明天早晨拿。

李若焱:我在这上了三年学,都没注意过这里还有个照相馆。

张耳:你不是也有相机么,你平时怎么冲洗照片?

李若焱:我的是佳能a40,数码相机直接打印图片。

张耳(我就多余问这一下!赶紧2004年吧,尼康d70出了赶紧买一个。)

到了楼外楼,依然人很多,依然全是游客,依然人人一盘鱼动一两筷子就不动了。

李若焱看起来确实是来过,点了东坡肉,油焖春笋,玉米羹,还有最主要的,西湖醋鱼。

张耳:你不是说你有本地同学么,要不叫过来一起吃点?

李若焱:快算了吧,她们都不吃西湖醋鱼,说西湖醋鱼是唯一外地人骂然后本地人不反驳的。还告诉我,来了楼外楼,要找靠窗的桌,上了西湖醋鱼,吃一口,然后直接开窗扔湖里。这鱼死的也太冤枉了。

张耳笑得停不下来。

救场鱼来了,李若焱拿出辣酱,全倒在鱼上,每一个部位都涂抹均匀,然后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哇!土腥味真的被压下去了哎!不好,又起来了,得赶紧咽下去。

张耳帮她把两边肋排都夹到碟子里,让她慢慢吃,自己要了一份米饭。说起来张耳从小就喜欢吃米饭,在大家都吃面的晋省简直是异端,但张耳知道自己后来还是背叛了米饭投入了面党阵营,因为公司旁边有个鸡块面太好吃了。

李若焱一个人吃了大半条鱼,剩下的刺太多实在心烦就不吃了。张耳不习惯浪费食物,把那余下的鱼都处理掉。

两人吃完菜喝完汤,辣味也基本消散了,两个人看看表,晚上九点,干啥都不合适,还是回吧。

打车把李若焱送回浙大,约好明天接着玩,出租调头了还能看到李若焱站在校门口目送着张耳。

张耳回了酒店,洗了澡,身上的疙瘩只剩最后一点了。为了陪父亲尽孝付出的代价真是一言难尽。

天亮了,正月初八,临安的天气依然湿冷,张耳开着空调也感觉不太暖和。洗漱完,吃了早饭,溜达去取照片,这已经成了这几天的新习惯。今天取了照片直接去浙大和李若焱汇合,然后由她决定计划安排。

李若焱已经在食堂吃过了早饭,本来张耳叫她去酒店一起吃,她不愿意,张耳也就不多说了。

李若焱拉着张耳走了走临安市内的一些景点,张耳给李若焱用她的a40拍了一些,李若焱发现张耳用a40拍的也挺好,就决定每天带着,让张耳用a40拍她。

昨天的照片洗出来后李若焱非常满意,尤其是两套运动服的时候,张耳把李若焱本就长的双腿拍得更加有力修长,完全不像胶片相机的效果。

临安市区很多景点都是寺庙,张耳对寺庙兴趣不大, 李若焱也看出来了,后来就干脆游车河,看到什么景色临时靠边让张耳给她拍照。

张耳在路上翻看周边地图,发现了一个小镇,叫下涯。这个地方有个叫老威威的摄影师拍过一次外景,给了张耳很大的震撼,让张耳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