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冰城(1 / 2)

加入书签

张耳回到并州,这边还在过年的余韵当中。不仅天寒地冻,人们也都无精打采的,好像在怀念家里的麻将和不用早起的被窝。

张耳买了一个诺基亚6100,去年年底出的新款(每次说到新款张耳都会想起遥遥领先,实在是中毒太深无药可救),装着全球通卡,专门旅游时用。老摩托罗拉装了个本地动感地带卡,回来用。

这不,刚开机,qq就又弹了一堆消息,然后不出意外的卡顿了。这种时候不要慌,机场金拱门(哦那时还没改叫金拱门。。。)买一杯热饮,等它凉到能喝的时候,手机应该就能动了。

说起来张耳早就用新手机号申请了一个新qq,并买了黄钻把好友迁移分类,新号包括毕业了的初高中同学,旅游时认识的人,还有各种广告推销员。能拉黑的拉黑能静音的静音,所以也没多少消息。就是这个老号,家人亲戚和还在联系的同学都在上面,各种群热闹非凡,每天最少八百多条消息。张耳这种选择性社恐对此非常不理解,有那么多说的吗?到底在说点啥?

回到家,看了看母亲的情况。改用胰岛素后饮食正常了许多,肾损伤症状也消失了,高血糖症状减轻,恶化速度和前世相比慢了六七倍,有望不再并发脑梗。但相应的,母亲的倔强症又犯了,开始认为都是自己控制住了糖尿病,自己比老天爷还牛逼。张耳实在没话说,反正只要母亲不再折腾她自己的身体,其他由她去吧。

父亲那边在张耳从老家逃跑后没多久也回并州了,他虽然不至于被咬一身疙瘩,但也已经不适应农村的生活了。张耳和父亲商量要不要把老家的房子和院子重新翻盖一遍,最起码弄成室内浴室厕所和厨房,把虫子也处理掉。但父亲担心爷爷奶奶在施工过程中没地方住,盖好后也不一定习惯,始终下定不了决心。

所以最终这半年多张耳只改变了自己。不过张耳对此已经很满足了,改变从自己开始,然后改变周围的人,最后改变世界。如果连自己都改变不了,趁早洗洗睡吧。

陪母亲吃了午饭,张耳来到赛格,成节大喜“正需要你的时候就来了。”

张耳很奇怪过年还会有多少订单,结果一看成节抄在纸上的配置单,被吓到了,四十多台,好家伙。2003年是电脑行业爆炸吗?没印象啊。不过还是得把接了的工作先做了再想其他的,张耳用了快一周才把这些单子都处理完,中间还加了些本地新单现装,最后算了算,又是三万进账。

张耳留了一部分请辅导员和宿舍兄弟们一起吃了饭,说这学期还是一样,拜托大家多招呼了。大家也都纷纷答应,毕竟用着张耳的电脑,网费也从来没用大家交,省了多少事。张耳又想起个事,给辅导员和自己宿舍各加了一台打印机。现在张耳在学校里更自如了,柴云生因为和张耳走得近,在学生会俨然一杆旗,这个学期结束了能得个表彰什么的,对第二年入党大有帮助。

每年有志考研的人从一月份就开始准备,到六月份考试才休息。这几年个人电脑的普及对这类考试的帮助越来越明显,看课程视频,刷题练题,甚至远程讨论,都导致从3月起到6月中,整整十五周,去电脑城装机的人络绎不绝,成节每天都开始控流了,超过十二单就不接了,推给周围的柜台。这种装了逼他还得谢谢咱的情况让周围的老板们是各种纠结惆怅,期盼着赶紧到考试月和放假第一周,张耳最少要有三周不来电脑城,那时候就是他们阴阳成节的时候了。

张耳忙了几个月,想起来自己还有股票,除了开学前去营业厅买了长安汽车和通宝能源,中间没有再看,只是每周往里补钱补票。现在一看,都涨了不少,总金额从起步的八十万涨到了一百零七万六。还好这是在股票账户里,不然张耳很怀疑分分钟就被银行转走了。

各种杂事处理完,又到了考试月,张耳回学校考试,计划暑假的旅游。夏天去寒冷的省份比较好,就决定是冰城了。

张耳整理好行李,和母亲说了一声,就自己去机场买票出发了。2004年中才换第二代身份证,所以现在买票还是比较简单的,没有那种照片读不出来的情况。

为了保险起见,张耳带了几件厚衣服,免得一下飞机就被上一课。结果还是没躲过被上一课,只是他以为冷,实际是热。冰城七月初的气温二十多度,根本不冷,一箱子衣服白带了。张耳无比怀念智能手机的时代,天气预报随时可查,还有各种便利。

张耳最初了解冰城是很小的时候看的一个电视剧,围绕着一张白熊邮票的故事,有个角色一直坐在一个桌板后面和人说话,让张耳感觉这人多少有点大病,所以记忆深刻。而剧中出现的各种建筑都有浓郁的沙俄风格,和现在俄国又不一样。从那时候起,张耳就有去冰城看看的想法,看看真实的冰城是什么样的。

听说冰城口音就是普通话的底版,没有东北腔,非常好听,虽然后来张耳有很多打魔兽世界认识的东北朋友,但已经被短视频时代毒害得一句东北话也不想听,希望这次来不会接着被毒害。

下了飞机,打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