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 当我们在一起(1 / 2)

加入书签

早晨,正月初九,江南的冬天,空气中的湿度并没有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而是一直保持着一个很高的状态,这就让人非常难受,觉得衣服潮呼呼的,又总也捂不热。

张耳今天的计划是去拍园林,所以给吴迪准备了两套衣服,一套是这几天一直穿着的普通羽绒衣,另一套是白色旗袍。其实张耳还想给吴迪拍一套汉服的,但是转了一圈没有买到,只能作罢。离得不远但苏杭的差别不小啊。

作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在记录历史方面的功能一直未被中断,明代士族家庭群居的特点,明后期商贾追求高雅的表现,满清初期社会审美风气,满清晚期在世界影响下的江南园林建筑的变化,都可以在拙政园的变化中找到依据。

整个江南园林都有一种在小巧中展示尽量多的内容的特点,通过的方式就是回廊,门洞,假山,照壁,这些内容在拙政园里都可以找到。这些建筑结构对空间感的提升都非常明显,俗称螺蛳壳里做道场,一个小园子能完成的功能非常多。

张耳和吴迪来到拙政园,先拍常服,顺便熟悉路线,计划一个最短时间拍完整个园子的路线,然后再换旗袍,不然时间拖太久感冒了就麻烦了。

常服的吴迪看着就是一个游客,张耳给她找的镜头都是那种发现惊喜,好奇为主要情绪的类型。还好现在是冬天,不然张耳怎么着也要让她去撩一撩水。整个主题里并不带多少对这个园林的期待,和普通游客去景点玩一样。

张耳听有个导游说“旅游就是,上车就睡觉,下车就尿尿,看见石头照一照,回来一问,啥也不知道。”

但张耳不想这样,张耳的计划是在每个镜头的位置都用旗袍拍一个反方向对称的图,后期把两个人像剪到一起,就变成一个古今穿越对照的主题。这对张耳来说没什么难度,主要是找准位置就行。但对吴迪的要求就有点麻烦,张耳让吴迪表现出笼中鸟的迷茫和渴望,这情绪咋弄?吴迪从来没有被困过,不被家庭捆绑,不为钱受束缚,自由自在,想干嘛就干嘛。张耳没办法,只能慢慢引导,情绪差不多了最后再脱羽绒拍。折腾了一顿,从早晨七点半入园,很快拍完常服,九点左右开始拍旗袍,到下午五点都快闭园了才拍完。吴迪被张耳折腾得都没力气了

张耳也挺不好意思,本来没想这么严厉,但多次拍不出想要的效果,不知不觉脾气就上来了,开始较真,但又不能冲吴迪发火,只能一遍一遍磨。最终结束的时候,两个人都好像解脱了一样大松了一口气。

张耳赶紧帮吴迪换好了衣服,免得感冒。

两人开始计划去哪吃饭,中午就没吃,这会儿又累又饿,还是赶紧回酒店,就在酒店中餐厅吃饭,然后直接洗浴部去按摩洗澡吧。

一顿吃,一顿按摩,吴迪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刚才那种累到失控的感觉太吓人了,她做空乘这么些年都没被累成这样。张耳告诉她,模特出片经常是这种累,还有直接在外景晕过去的。吴迪不信“那还干这工作干嘛?”

张耳: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良好的家庭条件,有的人只有自己的身体条件,只能用身体换钱维生。

吴迪第一次在张耳脸上看到这种回忆、失落、庆幸交织在一起的表情,一巴掌拍在张耳头上“小屁孩装什么装,好像你很懂一样,你又没经历过。”

张耳也收起了情绪,开始拿出相机看今天的成果,吴迪也凑过来看,张耳一边看一边和她说拍的时候想要什么效果,然后要剪成什么效果,用什么软件改出什么效果。毕竟是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哪怕两年没上课,考试的时候总是要考的。现在就到了用在一时的时候了。

吴迪都没想到张耳还会干这些,越来越觉得张耳是个宝藏男孩。

两人讨论了一会儿,

哄吴迪睡觉。

直到第二天中午,两个人叫酒店送餐吧,昨天试了试酒店的中餐厅还不错,够得上五星的标准。吃完了又睡,张耳看吴迪累成这样,也老老实实地陪着躺着。

后面几天他们又去其他园林拍了照片,但张耳不敢再用力使用吴迪了,看差不多就收工。虽然拍照进度慢,但吃的进度快了很多,到处走到处找饭店专点一道招牌菜。

终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元节,这一天有不少叫法,但绝大多数人都只叫它十五。

张耳想起去年的十五,李若焱回首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但张耳已经不去想了,因为他现在没有能力做出承诺,也没有能力把承诺落实成结果。

张耳耸然一惊(女人的直觉都这么夸张的吗?)

上午吴迪要回家一趟,张耳让她把元宵拿回去。

中午张耳也没出去,就在酒店餐厅解决的午饭。

到了晚上,吴迪来了,拉着张耳就往外走:“山塘街有赏灯会,同里古镇的太平桥有游安。咱们一起去。”

两人在街上看灯,猜谜,为猜中而欢欣雀跃,又随着人潮走过三座名字有祝福意味的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