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章 硕士研究生(1 / 2)

加入书签

张耳跟着康老师来到了导师的办公室,看到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老师。

康老师:宋老师,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个小张,本科是我班里的,现在考上咱们学校的研究生了,想拜入你的门下。

张耳:宋老师好,我是今年的考生,想跟着您学习。

宋老师:好,听说你已经有自己做项目的能力,还这么爱学习,好事情啊。我这基本上事情不多,你只要按时上课,多发论文就肯定能毕业了。

张耳:谢谢宋老师,这是束脩,只为心意,不成敬意。

宋老师:哦?看来你文学素养不错啊,好的,我收下了。让康老师带你去办手续吧。

两人告辞出来,康老师领着张耳去办了入学手续。现在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硕士研究生了。

张耳为了感谢康老师,拉着她去吃了顿海鲜。桌上康老师说他们的名气出来了,又有政府单位找她做宣传fsh了。

张耳有点不想做fsh,主要是软件太原始,很费人力。不过时间总要一点一点过,软件发展也不能跳,该接还是得接。那就接吧。

康老师说这次是城管委推行的数字化城管综合管理平台要做报告,涉及到的部门有点多,所以预算也多,是个不错的单子。

张耳心想这不是巧了么,父亲正好在这个单位,自己过去能让好面子的父亲在同事面前嘚瑟一下。

康老师找对接的人沟通了一下,约好下午就开始拍素材,然后跟张耳说先去拍点设备人员的工作场景,然后晚上再沟通文案之类的。

张耳心说我这刚入学就得给师姐打工啊,好像有点难绷。

不过好歹康老师不是那个北邮导师那种,挣了钱给分,干活儿也一起干,抽象的事儿也少,合作还是比较顺心的。

下午张耳就去城管委拍内景。lc100在这种单位其实不稀罕,但改装过的就不多了。好在提前沟通了对接人,他也没亲自来,派了个小妹在楼下等张耳,这样张耳才能开车进院。

张耳对这个单位其实挺熟悉,只是毕竟工作要紧,先弄完公事再说。

进了数据中心,这个地方是把全城的有关城管的投诉举报全都集中到这里,然后分派给各职能部门,要在一分钟内录入,三分钟内分派,二小时现场核查,四十八小时处置完成回复举报人。因为事务繁杂,这里也像移动客服一样全是电脑和接线员,所有人都在忙着接电话,记录。张耳觉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个大屏幕进行实时切换显示。

张耳拍了各个角度的照片,然后录了一段视频,又找负责人录了一段采访,这内景就拍完了。其他内容需要甲方提供一部分文案,包括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之类的。张耳和对接小妹互相留了电话,让她提前约一下各分局的派送中心,然后下楼拐到了父亲的办公室。

父亲很奇怪他咋现在跑过来,张耳说是来拍素材的,算是研究生第一个项目。父亲这才知道他考上了,也挺高兴。两人聊了几句,张耳着急回去干活,就要走。下了楼,有几个人在围着车看,张耳认识其中一个,打个招呼吧。

张耳:郑叔叔,好久不见。(给几个人散烟)

郑叔叔:哟,这是你的车?

张耳:是啊,这研究生第一个项目,器材有点多么,我就开车来了。郑叔叔你先忙,我得走了。

装完逼就跑,其乐无穷!而且小装一下不引起反感,适合细水长流o(n_n)o。

张耳回到康老师那,把情况说了一下,康老师说看来这个单子简单,她就写个文案就行了。张耳一脸无奈,姐姐我要干的可不简单啊。

张耳又去几个城区分局拍了一些素材,康老师根据这些写了文案,张耳就开始做fsh。中间康老师给介绍了个张耳同班的研究生同学,也是跟着宋老师的,主要是让这个同学通知张耳多会儿有课,让张耳能专心做fsh。不过张耳做过一次以后熟练度大涨,这个单又简单,没过多久就做完了。康老师还是把照片和fsh都给了甲方,然后给张耳分了四十。

张耳有点吃惊,这个简单任务还能分到四十,是行情涨价了还是甲方良心回归?也有可能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无论如何,张耳的研究生日常是开始了,张耳想尽快毕业,决定写篇论文探探导师的态度。反正导师也知道他在电脑城干过,应用方面不是问题。

张耳选了个讨论内存未来发展的题目,通过分析工作原理,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曲线,判断大概在2011年现在主流的ddr3内存会被榨干潜力,新的ddr4内存会从2010年研发成功到2015年彻底普及取代ddr3。这篇论文给导师看了之后很惊讶,因为张耳写的很多东西还没教呢,而且对导师来说这些过于实用风格的知识他也不太清楚。张耳说这些都是在电脑城打工的时候和人们聊天说到的,写出来只是希望导师能允许自己多发论文,反正指导老师肯定是写导师的名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