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章 五年了(1 / 2)

加入书签

张耳回到并州,在家待了几天,陪母亲聊了聊。母亲现在也不多在家呆,跟着几个老姐妹到处参观那些私人集资的,这工厂那农场之类的,反正是只蹭饭不投钱。

张耳也没话说,只要她不折腾身体就行。

这段时间没啥事,张耳和王金鹏又喝了顿酒,祝王sir在警察部一路高升。

给柴云生打了个电话,他在留校后考了个在职本科,又考了个在职研究生,虽然不像张耳这种第一学历(柴云生:你这算是屁屁的第一学历,你打了多少工才上了几堂课)吃香,但好歹也是硕士学位呢。

比较意外的是张耳收到了一张照片,是李若焱寄来的2003年元夕的那最后一张街拍。这张照片差点就被邮政扔了 垃圾桶,还是那个邮递员认识柴云生,问柴云生认不认识张耳,这才把大信封转到张耳手里。

张耳看了这张照片心里非常纠结,当时的决定不能说不对,但肯定不好,现在都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别打扰对方了。照片就当普通作品放到相册里吧。

张耳一向的观念就是好聚好散,放各自一条生路。

过了几天何之章来消息了,说是研究项目完成了,但导师把他扣下了,非要让他跟着导师把博士念完。张耳和王金鹏就奇了怪了,这导师难道是诗人失散已久的亲爹?这么追着喂饭。两兄弟追问了半天,何之章敷衍不过去,最后解释说导师是女的,他把导师睡了,导师不放他走。

王金鹏这一下可是大吃一斤,合着俩兄弟都是桃花朵朵开,就自己还在流浪于双人床,这还了得?

张耳说你这就冤枉我了,我从2004年和一个非正式女友分手以后就再没碰过女人。而且我之前半年才找一次,算哪门子桃花朵朵开。

王金鹏:你家人不催你?

张耳:我这么努力挣钱不就是为了不被催婚?想不开了才去结婚呢,我一个人就能生活得挺好,干嘛还找个花我钱又要我哄的?

王金鹏:我是没啥想法,让我老子去操心联姻目标去吧。

张耳也没办法说啥,这种事情再好的兄弟都没法说。

张耳这次去了江城,感觉是这几年最受震撼的城市,因为变化相当明显,汉阳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区,现在依然有很多街道保留着老工业区的面貌。但是江城政府对改造的决心非常大,强力推进改造,张耳了解了一下,从一月底到他去的七月初,半年时间已经拆掉了半个地区的老旧没法改造的厂房库房办公楼之类的建筑,留下能改造的,清理场地后开始兴建新的高层商场之类的经济建筑。改造中的街道和没改造的街道对比过于强烈,让张耳仿佛置身于1927年和2007年共鸣的同一个位置。

张耳重生之前,并州建好了两条地铁,地铁在大南门交叉,把整个城市分成了四个大块。但不知道是缺钱还是怎么着,张耳2010年曾经在规划局看过2020年规划图,那上面的五条地铁只完成了两条,余下三条直到2024年都没动静。这推进落实能力,让张耳实在非常无语。

张耳一直计划的经济自由,在2007年底可能实现,然后怎么保持,他并没有计划。之前想的是买房子,在并州,但是看了并州这几年房价,回忆了一下2010-2020的房价变化,张耳决定采取两个方式。在并州买中档住宅,中长期持有,需要用钱就卖掉一套。在北上广深买中高端住宅,长期持有。然后在2019年6月左右把所有的房子全部处理掉。

这个计划张耳反复考虑了很久,没发现有什么明显问题,打算就这么执行。

九月份学校开始了研究生秋季学期,张耳又开始写新论文,根据比较机械硬盘和sata固态硬盘的优势和不足,判断市场在需要一种采用ra颗粒和数据管理技术的新一代硬盘,用来替代sata固态硬盘,来实现高端市场所需的高速传输数据,至于这种技术是什么,会在何时出现,张耳表示一概不知。但宋老师对张耳这种不可思议的预判能力非常吃惊,几乎被吓到了,专门把张耳叫过去叮嘱了一遍不能违反保密法,注意论文的内容安全性。张耳表示自己只是脑洞大开,其他的啥也不知道。就一篇论文而已,连研究经费都不一定能骗到手。最终这篇论文还是通过了评审,发在了万方上。又给张耳加了几个学分。

到了年底,张耳少有的紧张了起来,因为这次清仓关系到他以后的一切计划。

五年了,你们知道这五年我是怎么过的吗?

十二月三十号,张耳去营业厅清了所有的股票。过了一会儿,所有的卖出单都成交了,最终账户金额:19043309685。

张耳站在机器前看着这个数字,呆了几秒,赶紧退出系统,换了台机器,把全部金额都提取到了自己的卡里,然后去at分开转到了自己的几张卡里。就算这样,张耳也不放心,出门就开始打听有啥新开的楼盘。

还好2007年银行还没开始限制大额转账,很快几张卡都到账了。张耳稍微放了点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