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章 麻烦(1 / 2)

加入书签

张耳觉得交了一个作业就算完成任务,但很显然别人不这么想。第二天,张耳接到一个电话。

张耳:维?你好。

对方:你好,是张耳吗?

张耳:对,你哪位?

对方:我是李书记的秘书,我姓谢。

张耳:谢秘?哪个李书记?

对方:市委书记李xx。

张耳:哦。你有啥事儿?

对方:呃嗯,之前我看过你给交警队和城管委做的宣传片,昨天我也看到了你拍的创城宣传片,我对你的才能非常感兴趣,想让你来修改一下。。。。。。

张耳:不好意思,没空。

对方:嗯?

张耳:不好意思,没空。再见。

张耳心说,秘书连个长都没带,还敢放这种大话,忽悠我没见过官吗?

张耳在这傲慢的家伙拿他父亲做筹码的时候就决定这是最后一次和这人打交道,没有脑子的货很可能拉着他一起死,尤其是在秘书这种岗位上。

张耳又给康老师发了个留言,很明确地说明以后不接这种性质的活儿了,她接了是她的事,别找他。

各种琐事处理完,该给车做个整备了,这几年都是普通保养,有些橡胶件可能要换。做完整备后要开着去沪市,后面这车还苦重呢。

张耳开着车到了当初那个修理厂,找到了在这的邢叔叔。

张耳:邢叔叔,我来找你看看这个车。

邢叔叔:这几年开的咋样?

张耳:那没的说,名不虚传。我这次是准备去沪市,所以打算检查一下橡胶件需不需要换,然后机油三滤换一换。

邢叔叔喊来一个学徒,去拿机油三滤,他指挥在场的人把车升起来看底盘和橡胶件。

邢叔叔:底盘整体不错,只有三角臂的胶套有点渗油,算不上漏油,你开的路况比较讲究啊,多数人开这车都是只管往前根本不看脚下。

张耳:那必须的,自己的车自己心疼啊。保护好了才不会把我扔半路上。

等了一会儿学徒把东西拿回来了,旧机油也放光了,换完胶套,换三滤很快,整个过程也没用了两个小时,毕竟拿到的时候是新车,六年来开了也才五万多公里,螺丝都没生锈,整备完后又是新车。

张耳很想了解一下现在陆巡的市场行情,但是好像目前还没平行进口汽车的生意,津市也没开发保税区。

时间如流水,每天平淡规律的生活真的很难觉察出时间到底有多快。张耳只觉得一转眼,沈月就给他打电话说上南花城收回来了。张耳现在也不咋大吃一惊了,毕竟长见识了嘛( ̄▽ ̄)~

房子收回来了,就过去看看吧,希望别是那种闺蜜合租房,那整理起来可不是小事。

张耳给大小姐打了个电话,问大小姐要不要去沪市看世博,他买的房子有个就在世博园马路对面,每天走路五分钟就到了。

大小姐让张耳给她留个房间,开展了肯定过去。

张耳一口应承下来,这么好的溜舔机会,咋能错过。

上辈子去世博是单位组织的,坐的火车,硬卧,有点折磨。主要是时间太长,好像下午晚上上午才到了沪市。而且只看了一天半,主要就是跟着人流走了一遍中国馆。这次可不能这么草率了,时间自由,买全程通票。

现在有了导航,车也整备好了,衣服啥的就是常备的那个夏季行李箱,说走就走。

这次旅程在张耳重生回来的时候就记在了他的时间表上,作为一个收藏小玩家,张耳也有点小强迫症,他曾经有机会拥有一个盖满印章的世博护照,但当时他没有余钱买那个。现在机会再次到来,而且他可以自己亲自完成这个纪念品,这对张耳来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打开导航,一路向东。

张耳看了看推荐路线,去冀省石市,然后是鲁省泉城,散装省淮安,擦过扬州,过江后去太仓,最后进入沪市。路在进入散装省后变得非常麻烦,一个路牌上几十个地名里找到正确的那个地点指向,简直像特种兵训练。好在最后安安全全到达了浦东新区,虽然市区比较堵,但三层高架提供的通行能力不可小觑,很快就找到了上南花城。

还好张耳上辈子经历过高架立交桥的锻炼,不然突然从并州那个平地方到了立体的沪市,分分钟十几个违章。

到了小区门口,提前联系过的公司人员已经等在这里。在领着张耳办理了车辆出入权限后,两个人来到了张耳的这个房子里。

这是一套位于十层的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东西向住宅,客厅连接一个等宽阳台。框架结构,每个窗户都带空调平台。张耳还没被沪市的夏天毒打,对此不以为然。房子里有一些基本家具,但上一户留下的垃圾也不少,需要清理很多。

张耳问这个公司人员:沈姐怎么跟你们分部说的,这个房子我能做哪些决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