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0章 寒门贵子(1 / 2)

加入书签

第0章 寒门贵子

翌日,圣旨下。

皇上要带着皇后娘娘去行宫,命太子做主考官,又命其余二十余人做监考官。

古代的科举难度绝不低于前世的高考,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百万中挑一。

考秀才就是个千里挑一的考试。

一百个人,你想得个第一名都难,何况千里挑一呢?

住在京城的举子们还好,住在京城以外的举子,有的提前半年就出发了,路上就两三个月,来到京城,有钱的住客栈,没钱的找个寺庙,也是夜夜苦读。

科考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

这个朝代能读得起书的,都是有钱人家,或是如工部侍郎林澈那般,举全族之力供他读书的。

举子们就指着科考出人头地呢。

面对别人这样的努力,就用这样荒唐的理由毁了人家的前程。

岳如霜真想骂人,哪个害人不浅的熊玩意,定了个这么个规矩,还顶着孝道。

这种人跟前世那些假专家一样,值八块大板砖。

岳如霜试了试,一个人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坐上一个时辰,人都疲惫不堪,何况坐三天,三天都睡不好,那怎么能发挥得好呢?”

岳如霜觉得要改,就都改了。

什么不许去茅厕,什么怀疑作弊,没证据就不能取消考试资格。

岳如霜一连下单了几十个摄像头,跟太子说了下,让人全部装进了贡院。

京城的外地人多起来了。

大多是来赶考的举子们。

他们三三两两在客栈进出,在各种卖笔墨纸砚的地方进出,就连岳如霜的天子笑酒楼和洗浴中心生意也好了很多。

但这只限于有钱人家的读书人,还有一部份人很清贫的,交点儿香油钱,借住在寺院里,更清贫一些的,就抽时间找个街角给人代写书信,赚几十文铜钱。

岳如霜的宿舍楼有两栋,现在用的,只有一栋,住着几十个土匪和当初小三子带进来的几个小乞丐,如今走了小三子和小六子,人还没住满。

岳如霜让人贴了告示,凡是没银子住店的举子,都可去大柳树村登记居住,免银子,三餐也免。

岳如霜还让人煮了板蓝根、热茶,在街上免费发放。

一时间,上京城各个街角、路口都有人免费发热茶,小伙计们扎着个小围裙,围裙上写着天子笑,路过的举子们尽可以要上一杯。

家境贫寒的举子们也三三两两结伴去了大柳树村的宿舍楼。

给土匪们做饭的嫂子又添了两个,每日给举子们做饭。

每日大白菜炖土豆,隔两天还有鸭蛋鸡蛋,配着粗米饭,吃得十分好。

这一天,钱嬷嬷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书生,穿着磨白了边儿的旧长衫,吃饭时趁人不备将粗米饭倒进了一个布袋。

又将自己那碗菜捞了捞,把大白菜和土豆都装进布袋子。

钱嬷嬷装没看见,那书生喝了剩下的半碗菜汤,什么也没吃,就走了。

钱嬷嬷让人跟着他,如今跟着小三子来的那些小乞丐都能做事了。

那小孩子很机灵,跟着那书生一路滴下来的菜汤,找到了大柳树村的凤凰山旁的草棚子里。

这草棚子就是小乞丐们最早住的,现在早就没用了。

那里面有一个白发的老婆婆,瞎了眼,正坐在那里。

那书生将布袋子拿出来,给那个白发婆婆喂饭。

“庭君,娘连累你了。”

“你不要再拿来了,若是被人看到了,将你赶出来可怎么好?”

那书生正是来赶考的举子陆庭君。

他家境贫寒,上京来欠了一屁股债,借遍了亲戚朋友,还是教他的老师惜才,借了他几两银子,一路上靠着给人写信,勉强到了上京城。

本来老娘应该在家等的,可是他是独子,寡母眼睛又看不见,他怕他上京赶考,母亲饿死在家中,干脆背了老母来京城。

路上就走了快三个月,银钱用光,一日只吃一餐,也断了吃食。

本想找个寺庙,帮人干点儿杂活,混个三餐,刚好听说京郊有个地方免费提供住的地方,又免费施给三餐,他就和几个同样清贫的举子一起去了。

他本想背着他娘一起去,但他娘怕人家嫌弃,连儿子都赶出来了,说什么也不去,陆庭君就只好将娘安排在这个草棚子里,找机会把饭食拿给他娘。

但是他有分寸,他没有多拿太子妃的,只是把自己那份省出来给了他娘。

外头的小乞丐抹着眼泪飞快的跑了回去,跟钱嬷嬷说了。

钱嬷嬷派了人去接,又重新给陆庭君安排了一个房间,让他们母子住在一起,方便他照顾。

又特别安排了个小孩子单独给送饭,并嘱咐小孩子不要说起此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