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章 消息传到京城(2 / 3)

加入书签

会过度奉承皇上,但是眼下是一个很好地时机,他希望能为赵斌做点儿什么。

赵无疾看着眼前的风韵犹存的丁贵妃说道:“你也学会说奉承之话了。”

丁贵妃婉儿一笑说道“不奉承不行啊,斌儿一人远在燕城,时时刻刻都面临着羯族人的威胁,我这个做母妃的如何能够放心的下。何况这次斌儿截杀了羯族人,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只怕会出动大军围进攻燕城?”

“你想让他回来?”赵无疾收起笑容问道。

“不,燕城虽然危险,但京城未必就好,臣妾只是担心斌儿身边可调动的护卫太少,一旦羯族人真的攻打过来,只怕斌儿难以抵挡。”

赵无疾打量了丁贵妃一眼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丁贵妃犹豫片刻说道:“皇上,臣妾失言了,皇家有令后宫不得干政,请皇上恕罪。”丁贵妃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她只需以一个母亲的身份说出自己的顾虑,将事情的问题点抛出去即可,剩下的就是看皇上如何解决。

赵无疾缓了缓神情笑道:“好啦,此次恕你无罪,我知你是为斌儿担心。只是他先前如此胡闹,竟然公然调戏良家妇女,让皇家颜面尽失,朕才不得已将其赶到燕城。”

“臣妾知道,皇上让斌儿去燕城也是为了斌儿好,臣妾代斌儿谢过皇上”丁贵妃深施一礼回道。

“你知道就好,行了,时间不早了,朕先回去了。”

“臣妾恭送皇上。”

赵无疾走在回政德殿的路上,思索着丁贵妃的话语,她的意思很是明显,希望能给燕王册封兵权,只要有了兵权,才是最安全的,可是如果燕王一旦有了兵权,将来会不会威胁到太子,藩王造反古来就有。可是眼下世家大族割据地方,一旦联合造反,仅仅依靠目前皇家的控制范围,势必会受到威胁。

赵无疾对跟在身后的大太监问道:“刘志啊,你觉得丁贵妃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大太监刘志微微一怔,随即笑着开口回道:“回皇上,老奴不知?”

“呵呵,不知?还是不说。”

刘志也不答话,只是笑呵呵的跟在身后。作为皇帝的贴身太监,刘志已经服侍了赵无疾三十年的时间了,从还是赵无疾还是皇子的时候,刘志就在身边伺候着,要说最了解皇上的他敢说第一,没人敢说是第二。他知道赵无疾既然开口谈论这件事,便是有了心思,但是他是一个太监,一个阉人,祸从口出的道理他再明白不过。

宦官专权,此乃大忌,如果此事传到那些世家大族的口中,被他们抓到把柄,即便是皇上也保不住他。所以他必须糊涂,在他做好选择之前,他必须糊涂,一旦他做出选择,那就是要投靠某一方了那个时候才是他开口的时候。

太子府,一个不起眼的人怀揣一封密信悄悄从后门而出,离开京城之后向北而去。

兵部尚书府衙,方书同看着呈上来的边疆奏报,不由得感慨道:“果然英雄出少年啊。”

台下的兵部右侍郎杨国忠不解道:“大人何出此言?”

“杨大人请看”方书同将奏报递给杨国忠

杨国忠接过奏报,细一查看之后也是一脸兴奋。

“杨大人觉得如何?”方书同问道。

“没想到啊,这燕王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胆魄和智谋,实属难得啊。丁老狗若是还在世的话,想来也会欣慰至极啊。”

“哈哈哈,当年陛下北伐,也比现在的燕王大不了几岁,看来这燕王当真有几分陛下和丁虎的威风啊。”

“大人说的是,哎,只可惜。。。。。。”杨国忠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说道。

方书同示意左右退下,转头对杨国忠问道:“杨大人可是有什么想法?”

杨国忠看着方书同老谋深算的瞳孔不禁微微一颤,轻轻说道:“那就要看方大人的意思了。”

方书同收回对视的目光,静静地往下厅外的一棵大树上,正值春日时分,树上的鸟雀也在相互追逐交配。方书同单手轻轻地敲打着桌面开口戏谑道:“听说杨大人膝下有一妙龄孙女,不知如今年方几何啊?”

杨国忠一脸的莫名其妙,怎么说着说着突然问起自家孙女之事,“回答人,年芳五岁。”

“五岁?正是调皮可爱的时候啊”方书同不由得感慨道“不像我家那孙女,如今已经二十一岁了,老大不小了,到现在也没寻得一个合适良配,愁啥老夫了,都怪我那夫人将其宠溺坏了。”

杨国忠会心一笑,此刻他才明了方书同的用意,这哪里是询问自家孙女,摆明了是要说他家孙女。

早年丁虎战死,方家不惜得罪皇上,解除了赵斌和方晴雪的婚约。如今赵斌顺利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封地,加之发明了海水练盐之法,如今又痛击进犯燕城之敌,可以看出燕王少年英才。

而对于方家而言,方家在皇族中的代言人八皇子赵琮准确的来说还不到九岁,若将希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