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大生意 二(1 / 2)

加入书签

长乐宫。静安殿。这是长乐宫里的主殿,曾经也是昭化皇帝炼丹的地方。而今嘛,这里已被工部简单的一改造,就成了皇上议政之处——虽然皇上从来没有在这议政,甚至朝廷的主要官员都不在这个地方,但作为一个刻意营造出的京都,长乐宫当有一两分皇宫的模样。不然怎么让那些商人跑这里来买房长乐宫就是个缩小版的皇宫。这静安主殿的旁边就是偏殿。自从昭化皇帝驾崩之后,除了两个老太监,这长乐宫里几乎就没有了人。今儿个这偏殿里却有着四个官员正围着茶桌在喝茶聊天。皆是宁国位高权重的大官!以温煮雨为首的宁国内阁三巨头,另外便是户部尚书李文厚。此刻,李文厚给温煮雨三人斟了一杯茶,那张依旧有些黑的脸色两道眉头微微一皱。他看向了温煮雨,极为疑惑的问道:“皇上将我等召唤来此,说是有一笔大生意……”“昨儿个我去了一趟他那温泉别院,却被门房告知他在科学院。”“于是我又去了科学院……我找遍了科学院的每一个角落,没有找到他。”“我又问了黄修木,这厮闪烁其词,可见皇上根本就没有来科学院。”“他大抵是在躲着我,生怕我让他兑现那一千万两银子的事!”“温首辅,户部很忙的!”“我就是想知道他究竟有什么大买卖需要我们前来”“他成天游手好闲,回一趟玉京城怎就不行了”温煮雨三人听着李文厚这番愤愤不平的话面面相觑,放眼整个朝廷,恐怕也只有这个李黑脸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数落皇上了!这李黑脸毕竟是皇上的二伯!皇上毕竟也确实欠了人家一千万两银子!温煮雨一捋短须,沉吟三息,笑道:“这个……李尚书啊,你还是有些偏激了。”李文厚的脸更黑,“我怎就偏激了”“我就是想要知道他所说的大生意又是要做个啥!”“我这不是怕他败家么!”“好好好……!”温煮雨连忙举手,“你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你没有见着皇上,首先肯定不是皇上担心你要那一千万两银子。”“他若是担心就不会将你也叫来了,你说对吧”李文厚一哑,温煮雨又道:“另外呢,皇上的事情也很多啊。”“你想想,国内的事他虽然已经定下了大政方针,但国外的事不还有许多要他操心的么”“尤其是王正金钟之事,年前他动用了那么多兵,动用了那么多的烟花和震天雷,不就是希望能够将王正金钟给营救回来么”“再说……皇城司直接向他汇报,定然还有许多你我都不知道的他国的大事。”顿了顿,温煮雨端起茶盏呷了一口,俯过身子嘿嘿一笑,又道:“另外,朝中不是都希望皇上能够早些有个皇子么”“你李文厚想来也是希望他能够早日有后的吧”温煮雨放下茶盏叩了叩桌子,语重心长的又道:“生孩子这个事可也是国家的大事啊!”李文厚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那张黑脸神色依旧严肃,却深吸了一口气,长长一叹:“自从收到他的召唤之后,我这眼皮子呀,就一直跳个不停。”“我就是想要知道他究竟要弄个啥大生意而已。”“他竟然在三个月前就召集了那些世家大族……显然蓄谋已久,我思来想去,这大生意……恐怕真的很大。”苏亦安微微一笑:“李尚书,许是这科学院捣鼓出来的新东西吧。”李文厚摆了摆手:“若是那样,何须让我等前来”李辰安此刻来到了偏殿的门前。门前站着一个老太监。他便是昭化皇帝的御前公公常左青!自从昭化皇帝入葬皇陵之后,常左青就离开了皇宫来到了这里。这偌大的长乐宫,除了他,另外一个也是昭化皇帝身边的老太监安公公。安公公在御膳房。常公公侍候在这里等待着皇上的到来。此刻,他睁开了那双睡眼惺忪的老眼,双手从袖子中抽了出来,躬身一礼:“皇上……!”李辰安双手扶住了常左青的双臂:“在这里过得还舒心么”“谢皇上挂念,老奴还算舒心。”“舒心就好,外面这么冷,走,咱们进去。”“……谢皇上。”常左青推开了门,李辰安抬步走了进去。常左青跟在了李辰安的身后,就像曾经跟在昭化皇帝身后一样。他有些恍惚。昭化皇帝登基时候也如这位皇帝一般意气风发。昭化皇帝在位的前三年,日日三更睡五更起,说的最多的就是要励精图治开创一个宁国的太平盛世。然而……李辰安此刻坐在了茶桌前,看着李文厚咧嘴就一笑:“李尚书,还不给朕请安!”李文厚的脸顿时更黑:“你瞧瞧你!”“身为皇帝,你就不知道穿上那身龙袍”“以前户部没银子给你多做两身龙袍,现在有了啊!”李文厚财大气粗,他的腰杆从来没有现在这么硬。“要我给你请安可以,你现在就去把龙袍穿上!”“臣,给你磕头都行!”李辰安哈哈大笑:“又急了吧”“我就喜欢看你急的样子。”李文厚双眼一瞪,吹胡子瞪眼:“皇上,稳重!稳重啊!”“臣倒是有一件事正好要和皇上说道说道。”他伸手,揣入了怀中,正要取出那张欠条,却不料李辰安指了指茶壶:“给朕斟一杯茶!”李文厚的手又缩了回来,心不甘情不愿的给李辰安斟了一杯茶。他的手又要揣入怀中,李辰安这时却说了一句:“请你们前来,是我经过反复考虑之后做出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要给你们说的一笔大生意的事。”李文厚的手又停了下来,他看向了李辰安。温煮雨三人也都看向了李辰安。毕竟,要将他们四人召集在一起说的大生意,还有宁国最大最富的世家巨富参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