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章 大明财政论一(1 / 2)

加入书签

经过天赐部的研究对比发现,比他们现在所用的煤饼确实多了很多优点。

首先是两相比较下,蜂窝煤的点燃要比煤饼快,而且燃烧时间还比煤饼长,同时一块蜂窝煤的用煤量要比煤饼少。

简直就是可以完美替代煤饼,现在就差制作工艺不达标,无法跟煤饼的产量相比。

但是面对这完美替代煤饼的蜂窝煤,必须要去研究出配套的制作工艺,以求能够量产。

从而替代煤饼。

朱元璋的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天幕真是个好东西,真是天大的祥瑞。

这必然是天佑大明,也是大明受命于天的标志。

心情高兴之下,昨晚与马皇后的战斗力都回升了不少。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几天了。

就在朱元璋准备靠这几天心情好来重整夫纲时。

“报~~陛下,天幕要亮起了。”

朱元璋听得后,连忙穿上刚解下的龙袍,留下已被挑逗的满脸通红,仰头喘息的贵妃。

看着被急匆匆叫走的陛下,贵妃孙氏略感失落,一双娇嫩的双手也只能缓缓轻抚着衣衫。

之后之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

洗完澡躺在床上的邱宇,正感叹着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明天又要面临无穷无尽的《三年模拟,五年高考》了。

趁此还是珍惜美好时光吧!

某音,我来耶!

【今天从财政角度讲讲,硬骨头大明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1644年明朝末年京城危在旦夕,国家财库穷的跑老鼠】

【崇祯皇帝求着各位王公大臣捐钱助剿,满朝大臣却人人哭穷】

【然而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短短半个月之内,就从王公大臣哪里逼迫出白银7000万两,堪称那时候近五年的赋税收入】

【为什么王公大臣们这么有钱,明朝却收不上税呢】

【根子是明朝的制度出了问题,财政是国家的血液,财政制度是国家的血管,只有财政制度畅通,国家机器才能顺畅运转】

大明时期。

朱元璋此时独自一人观看着,他召集了众臣,但都还没那么快来到。

他看到天幕竟然是讲述大明是如何灭亡的。

心中不由得一凛,开始认真听讲。

当他听到明朝末年时,内心不自觉的一痛。

终究还是末年了吗?

随后待他听完末代皇帝求着众臣捐钱救国,那群贪官却死守钱财而不出,后来还给反贼逼迫出7000万两时。

“该死,通通该死!”

他砸碎茶杯,掀翻桌子,踹飞凳子,毁坏眼前一切的杂物。

他怒火中烧,在冰天雪地里,丝毫感受不到寒冷。

他瞪大着双眼,密集的血丝浮现,气喘如牛,胸膛剧烈浮动,发出嗤嗤的声音。

那群该死的贪官,是他们,侵蚀了大明,是他们,害得大明没能江山永固。

一旁的太监们瑟瑟发抖,心里期盼着众臣快些到来。

再不来,咱家就要被陛下手撕啦!

很快,朱标就赶了过来。

随后,大臣们也都赶了过来。

太监们才放松下来,长吁了口气。

大臣们看见现场的情况,纷纷不敢出声,因为他们自然听到了天幕里说的事。

随着李善长的率先跪下,众臣也是像被风吹过的稻穗,纷纷伏倒。

朱标也是跪着来到朱元璋身边,和声道:“父皇,那是末年的贪官,还请您不要动怒,现在天幕出现告知我们,我们一定可以避免的。”

朱元璋也是听的进朱标的话,而且刚刚就已经发泄了一番,终于是找回了一些冷静。

【首先,在一开始明朝使用宝钞作为货币使用,我们都知道纸币是最轻便的流通货币,但是朱元璋不懂经济,或者是他手下大臣里没有懂的】

【在前期明朝就拼命地印钞,而且还规定使用宝钞交税时不得超过30,一方面印钞,一方面回收的少】

【这就造成了宝钞贬值,我们应该都知道,在一个国家内,纸币若是想不沦为一件废纸,那在流通的纸币总值就要大概等量于货物总值,即1纸币=1货物】

【而明朝的拼命印钞,货物却没有变多,那么就就变成了2纸币=1货物,慢慢的就变成了10纸币=1货物,最后变成100纸币=1货物】

【也正因如此,明朝时的宝钞在朱元璋还在世时便已经基本沦落为废纸了】

冷静下来的朱元璋让人来收拾清理好杂乱的亭子后。

终于让众人平身,随后落座,与众人一齐看向了天幕。

他自然明白天幕里宝钞变废纸是什么意思,在战乱时的元朝纸钞可不就变废纸了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