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四章 管得真宽(1 / 2)

加入书签

母子三人叙了会话,柳梅英状似不经意地问道,“阿旭,怎么不见公主?姐姐给公主带了点特产,一会给公主送去吧!”

柳老夫人冷哼一声,“别提她了,这个贱妇,最近闹着和离,把府中弄得是鸡飞狗跳!让人不得安宁!”

柳梅英诧异,“和离?为什么和离?”

说起这个,柳旭言怒道,“我不过是要纳个妾,她就要跟我和离,简直就是无理取闹!毫无妇德!”

柳梅英也皱起了眉,“那是她不懂事了,阿旭如今步步高升,又一表人才,纳妾乃是天经地义,她能做正妻就偷着乐了,闹腾什么!赶明儿我去说说她!”

……

第二天一早,柳梅英吃完早膳就带着准备好的礼品到了孟知遥的院子。

孟知遥看着这个大姑子,一阵头疼。

柳梅英泼辣又蛮横,偏还有一股百折不挠的劲。她求你帮忙,你若不答应,她就不依不饶,日日上门,也不撒泼,就是笑眯眯地端茶递水,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

此刻,柳梅英坐在旁侧的黄花梨木透雕圈椅上,笑盈盈地看着她,把手中的礼品递上,“公主,这是吴县特产酸梅糕,我特意起了大早、排了两个时辰才买到的,你尝尝。”

孟知遥瞟了一眼,两个四四方方的油纸包,上头贴一张红纸,写着“酸梅糕”三个大字,再用细纸绳捆着。

“有心了。”孟知遥淡淡开口。

见孟知遥并不热络,也不问她有什么事,柳梅英笑着道,“公主,我那大儿子如今到了启蒙的年龄了,想找个好的师傅带一带。他自小就仰慕王老太傅,你看,你要不帮帮忙,成全一下你的外甥?”

孟知遥挑眉,她倒是敢想,除了太子,王老太傅也只为三品以上大臣的嫡子女开过蒙。她一个小小七品县令的嫡子,没有过人的天资,也敢劳驾老太傅!

孟知遥摇头,“不合适。”

柳梅英身体前倾,追问,“哪里不合适了?”

“哪里都不合适。”孟知遥平视柳梅英。

七品县令的嫡子,身份是低了点,可要是孟知遥开口,老太傅也不会拒绝。

毕竟,老太傅也是她的开蒙恩师,并且,他的十八代单传宝贝孙子王崇越,那可是自小跟在她屁股后头叫“姐姐”的。

只不过,这小子从五年前就改口喊她“知知”,不愿意叫姐姐了。为此,楼瑾苏还和他打了一架,但他被打得鼻青脸肿也不愿意再改口。

两年前,她被赐婚,这小子就自请南下,说要闯一闯,如今也不知道闯得如何了?

柳梅英见孟知遥随意地应付她,知是如今孟知遥和柳府关系微妙,想要从她身上捞好处是不能了。

她一改笑脸,像变戏法似的,脸一下子冷下来,“听说公主要跟阿旭和离?”

“就为了一个小妾?”

柳梅英跟唱独角戏似的开始数落孟知遥,

“阿旭年轻有为,守了公主两年已是极少有男子能办到,如今不过是纳个妾,公主又何必小题大做?”

“这家和才能万事兴,公主作为柳家妇,当处处为柳家着想,为了纳妾一事搞得家中不得安生,传出去,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孟知遥凝神认真地看着她,“哦?大姑说的有理。此次大姑为何事回娘家?”

柳梅英顿时心虚,眼神躲闪,“我没事就不能回娘家么?”

孟知遥唇角勾起,“大姑真是贤惠,想必对自家夫君纳妾是举双手赞成的。”

柳梅英下意识地否认,“不行!”

意识到自己情绪过大,她又降了声调,“方舟他不同,他是靠着我柳家才有的今天,如何能纳妾?这不是忘恩负义么?”

孟知遥点头,“原来如此,那大姑又为何劝我支持驸马纳妾?”

提起柳旭言,柳梅英来了劲,满脸自豪,“阿旭是状元,当初多少达官贵人榜下捉婿,他却独独选了公主。如今他官至五品,柳家也靠他在京中立足,只守着公主一人,会被笑话。”

“大姑的意思是?驸马是靠自己支撑起柳家,步步高升的?”

柳梅英犹豫了片刻,“那倒也不全是,当然也少不了公主的支持!但若他自身没有实力,便是阿斗也扶不起来啊!”

孟知遥又疑惑地问,“哦?那方大人自身毫无实力?柳家可真厉害,这方阿斗都能扶起来!”

柳梅英反驳,“胡说什么!我家方舟那自然是十分有能力的!”

孟知遥笑了,如牡丹花开,让人迷醉,“我懂了,大姑其实还是双手赞成方大人纳妾的,只是口是心非,闲得没事来给我逗乐子呢。”

柳梅英脸一下红了,想否认又嗫喏着开不了口。

孟知遥故意顿了顿,恶趣味地看着她变换着表情,“巧了,昨日我听说方大人想纳妾,大姑不会是前来告知娘家这等天大的喜事的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