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4章 :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1 / 2)

加入书签

“宋宣怀说,六哥怕被你灭口,带着一家人藏起来了,六哥对外的消息,现在都是宋宣怀在传递。”

叛乱平息后,宋宣怀找到裴家,给了他们一封赵烨的手书,请他们转交给陛下。

圣人让长兄袭爵那日,命人将那封信交给了他,他说的都是信上的内容。

可母妃在宫里和他说,虞家父女明知有异动,不提醒他父兄,导致他父兄被害。

与信里虞娇娇杀了长兄的内容不符,他才怀疑母妃和女皇说的,和与他说的不一样。

圣人或许通过他那日的反应,猜到母妃没有对他说真话,所以才将这封信给了他。

虞娇娇七窍生烟,想撸袖子,才发现已经被剥光了。

“你干什么!”

“伺候夫人沐浴,给夫人赔罪。”赵元璟说的很诚恳。

抱着她放进浴桶里,规规矩矩的替她擦澡。

“圣人那日震怒,是因为苏长史的供词,与那封信上的重合处,对虞家的针对性很强。”

“嗯。”

“苏长史和三舅兄单独相处时死亡,应当不会牵连到虞家,你不用太担心。”

真要杀人灭口,肯定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嫁祸的这么刻意,反而给了虞家洗清嫌疑的机会。

“嗯。”

虞娇娇睡过去前,还在想赵元璟肯定没有说实话。

如果福王妃在宫里和他说,她杀了赵元瑾,他就不是那个反应了。

至少在出宫前,他知道的肯定不是这个版本。

现在是因为,女皇让失踪的赵元瑾承爵,他怀疑圣人追踪到,他活着的长兄。

就想把所有错,都推给不知所踪的赵烨,让她对他母妃的怨气小一点,防备少一点。

说到底,他还是向着裴太妃。

翌日,虞丛客起了个大早,宵禁鼓刚响,就催促齐海去大理寺。

煎熬的等到中午,齐海才回来,但并没有带回他想听到的消息。

“昨夜有人对三公子动用私刑,人已经被捉住了。”

“什么?”虞丛客吃了个大惊,晋王妃的人竟然失手了!

“三哥现在怎么样了?”

“大理寺不让探视。”

虞丛客就知道他没有多大用,让他去备车,换了个长随去晋王府。

晋王妃早得到消息,听说还有另一波人要杀虞丛寒,直觉不该再掺合,连门都没有让他进,就把人打发了。

虞娇娇找虞青云,问‘有子不立孙’的事,以及他最近为何常去越王府。

虞青云解释说,这是越王府上的幕僚,想出的逼宫奸计。

虞青山吩咐他,规劝越王和越王妃及时回头,别掉进某些人的陷阱,丢了性命,所以他就去的勤了些。

裴太妃听说,苏长史成功拉虞家做垫背,突然就不觉得多分给赵洵、赵温,两兄弟家产憋屈了。

毕竟兵权这种东西,那点财产换不来。

高兴的过了好几日,也没听到处置虞丛寒的消息,便有些坐不住,请裴世净入府问情况。

裴世净不以为意的说:“大表兄这桩案子是重案,虞家父女本就有嫌疑,苏长史提供新线索的时候被灭口,虞家这回跑不掉。”

“不过,镇西军那边的关系错综复杂,圣人需要时间调度。”

虞家在福王府和段家来回摇摆,兵权在他们手中,实在不能让人安心。

圣人选择了福王一脉,也愿意提拔福王府的姻亲,肯定要抓住时机,争取最大利益。

即便,只能安排人去镇西军做个小将军,也比完全靠虞家强。

“你说的也有道理,就是我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裴太妃忧心道,“九郎说大理寺有人私动酷刑,想屈打成招,被大理寺的官员逮了个正着。”

裴世净拧眉:“不是我们的人。”

事实就摆在眼前,没有逼供的必要,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是友军,还是敌军?

“你们的计划,确定万无一失吧?”裴太妃不放心的问。

“嗯,姑母放心。”

他们找的人是左少卿,并不是大理寺关押的那群人,任他们审多久,都没有用。

“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不要再掺合,九郎对那边挺上心的。”

裴世净意味不明的笑笑:“何侍郎家的小姐,从前与十郎相看过,耽误了花期,不如让九郎纳了。”

“九郎还在孝中,对他的名声不好。”裴太妃直接拒绝。

裴缊是圣人赐的媵妾,那时老福王还没发丧,对他的名声并没有影响。

现在可不行,孝中纳妾,要是被人参一本,是要受刑的。

“宫变那日,何二郎立了大功,左右金吾卫的首将都被流放,圣人有意调何侍郎掌管右金吾卫,姑母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