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4章神奇的鮟鱇鱼(1 / 2)

加入书签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况,都让渔民非常头痛,因为理网事件很麻烦的事情。

这家伙力气太大了,而且还不老实,老是乱蹦,防止它把盘起来的渔网又给搞乱掉,吕小驴只能先将绞车给停掉。

然后蹲在地上,开始将这条海鲢给取下来。

先把杂乱不堪的刺网给尽量理好,然后拽着它的尾部,先从网眼之中给拽过来,肚子中间这一块比较大,都快被网眼给勒破了,雪白的鱼鳞上勒出一道印记,有些鱼鳞都被刮烂了。

然后拽着它的尾巴,用力往后一拉,“撕拉”一声,海鲢是出来了,但是渔网也被搞了个破洞。

遇到这样的情况虽然头痛,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然后还有垃圾等等都会把渔网给拽烂,等到洞太多的时候,不能用了,就得去补网。

现在小南也上学了,补网那活也不干了,还得去找别人呢。

这个活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只有常在海边从小生活,或者那些老渔民才会,而且事情繁琐,一般渔民为了不耽误挣钱,都是交给别人干。

把这条海鲢放进活水舱中,它的尾巴突然扑腾了一下,溅了吕小驴一脸的水。

吕小驴用手在脸上

抹了一下,“呵呸!”吐了一口全是海水的唾沫,这玩意儿又苦又咸。

然后关上活水舱盖,又打开了绞车,继续往上拉鱼。

绞车还在轰隆隆的响着,一条又一条的鱼都被拉了上来,因为他找的就是鰤鱼群,所以大多数都是鰤鱼,偶尔有几条其他的鱼,比如比较凶猛的鲈鱼、海鲢、鲻鱼这些,但是数量比较少。

鰤鱼原本都在找小鱼吃,那些小鱼都从网眼中跑了,然后它们就一头撞在了吕小驴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上,这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突然,那刺网变得重了起来,被拉的挺直,下面有一个黑黑的影子,还挺大的,而且看那形状也不规则,吕小驴还以为是是石头呢,怕它把刺网拉坏掉,连忙把抄网伸进水里去,将它捞了起来。

这一看,吕小驴脸上的表情立马变了,本来拉的老长的一张驴脸瞬间乐开了花。

这乌突突的家伙哪里是什么礁石,大大的嘴巴,粗糙如同沙粒一样的皮肤,两只圆润的眼睛,两只发达的胸鳍就像两个蒲扇一样分布在两边。

当然,要说最显眼的,还是它脑门上长了一根天线,天线顶端还有个圆圆的东西,像是个

电灯泡的。

最关键的是,那玩意还真是个电灯泡子,在水里能够发光,照亮前行的路,还能吸引小鱼过来给它吃。

和之前抓到过的石头鱼很像,但是这东西价格很低很低,只有15块钱一斤,也不知道为什么。

要说吃吧,也好吃,而且口感细腻,还特别的有营养,也不好抓,常常生活在深海,一般居住在500到1千米水深,产卵的时候会到浅水区区。

能够出现在这里也不奇怪,它们只是比较喜欢生活的黑暗的深海处,因为它头顶的灯泡能够吸引到很多小鱼来给它吃。

但是能吸引到小鱼,也会吸引到大鱼,碰见大鱼的时候,它就会把头顶的灯泡塞到嘴里去,漆黑的环境之下,那些想吃它的大鱼都看不见,就会走掉。

鮟鱇鱼这个东西很神奇,不只有能够吸引鱼的灯泡,还因为胸鳍很发达,可以当做脚来用,能够走路。

而且个头能够长得很大,有些品种能够长到一米多长,嘴巴大,胃口也不小,甚至还吃那些个头比较小的鲨鱼,相当的凶残。

最有意思的是鮟鱇鱼之间的配偶关系,可以说满世界也找不到第二种,绝无仅有。

雄鱼个头

很小,只有一二十厘米,不排除有些大的,只是说平均,大部分。

然后呢,雌鱼个头很大,一米多的也很常见。

因为不是群居的鱼,大海非常的广阔,鮟鱇鱼移动又很缓慢,雄鱼很难找到雌鱼。

如果一旦碰到了,它就会赶紧吸上去,一辈子也不离开,久而久之的就长成了雌鱼的一部分,这是真的长在一起,血管都连在一起的,营养成分也由雌鱼提供。

为了传宗接代,鮟鱇鱼也有妙招,有些幼小的雄性鮟鱇鱼刚刚孵化就会找对象结婚,吸附在雌鱼的身上,然后就会长到一起。

除了传宗接代的特征以外,其他的地方全都停止生长,长的很小,并依靠雌鱼的血液来维持生命,并通过静脉血液循环来完成交配,这种交配方式在大自然中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非常的神奇。

像有些小时候找不到对象的,就很可能一辈子孤独,个头是长起来了。

就因为移动速度过于缓慢,堪称海洋中的树懒或者考拉。

当然,如同河豚一样,鮟鱇鱼也有很多品种,交配方式各不相同。

虽然藏的很深,但是也常常被深海钓鱼或者底拖网捕获。

长的特别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