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2章 布阵(1 / 2)

加入书签

当时有个将领叫种谊的,是北宋西北名将种世衡的后代,这人善于用兵,赏罚分明,喜好读书,为人正直,出战几乎没有败绩。

他有一次用巧计击败了西夏强盗和吐蕃人的合力侵略,还活捉了吐蕃将领青宜结鬼章。

游世雄当时心里激动,就做了一首诗来赞扬此事,同时向种谊表示祝贺,这诗名就叫:“贺岷州守种谊破鬼章。”

后来他这一脉的气学门人受他当时忧国忧民、仇恨强盗的情绪所感染,居然因此得了灵感,将这种情绪融入到了一套阵法中。

阵法当时没有名字,后来气学中的门人想来想去,觉得破鬼章这个名字最为合适,从此这套阵法就被称之为破鬼章了。

这阵法的核心是五岳石,也就是东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这五座山上的山石。

在中国的群山之中,除了黄山和昆仑等具有特殊含义的大山之外,地位最高的山脉就是五岳了。

之所以五岳的地位崇高,是因为五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沟通天地鬼神的地方,据说从古至今有无数皇帝、神人、仙人、野心家利用五岳的特性沟通天地,来达成他们的各种各样的目的。

特别是泰山封禅,长期都笼罩在各种各样的诡异气氛中,就拿汉武帝封禅泰山来说。

汉武帝封禅泰山时其实世间已经无人通晓封禅的办法,汉武帝所用的办法也并不正宗。

这还不算什么,更加诡异的是汉武帝封禅泰山时身边没有带多少亲信,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霍嬗。

霍去病英年早逝之后,汉武帝十分伤心,对霍去病的儿子也格外照顾,封禅泰山这种好事,都带上了他。

可诡异的是霍嬗陪着汉武帝从泰山上下来后没多久,就病死了,死因不明,死亡的极其突然。

在史书上的记载也非常模糊,如果按照一般的套路,出现这种事情,肯定会有大量的民间传闻出现。

可当时的所有书籍中,都没有相关的花边记载。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汉武帝以帝王的权力将这件事的所有信息都抹平了,在泰山上发生了他绝对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

之后每次有皇帝封禅泰山,都会有极为诡异的事情发生,有时候是出现异象。

有时候是有妖物出现,更甚者是出现一些灾难之类的。

总之怪象会频繁出现,而且王朝一旦封禅过泰山,就很容易进入衰败的状态,后人有人推测,这是因为封禅泰山的礼仪错了。

后世帝王所用的礼仪并不是上古时期黄帝、大禹这类贤帝所用的礼仪,他们所用的礼仪都是后世礼官根据古籍推演出来的礼仪。

这样一来自然不能恢复上古之礼,而祭祀这种事,错了半点,都可能招来一些完全不同的结果。

所以后世帝王封禅泰山会出现各种怪象,也就完全合乎情理了,更何况泰山过去还有个作用,泰山在古代又被称之为鬼府。

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认为是人死后进入幽冥世界的必经之地,民间传说中经常会有一些游人误入泰山鬼界的故事。

很多玄学爱好者猜测,或许那些帝王的封禅礼仪错了,不但没有完成封禅之礼,反而将泰山鬼府的通道打开了,虽然这只是假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五岳沟通天地,都是鬼神聚集之地,自然不能轻易的冒犯,至于五岳上的石头,也都有神奇之处。

一方面它们的五行之气与众不同,泰山在东方,承接木德,泰山石有木气。

北岳恒山在北,承接水德,恒山石有水气。

南岳衡山在南,承接火德,衡山石有火气。 西岳华山在西,承接金德,华山石有金气。

中岳嵩山在中,承接土德,其山石有土气。

五岳山石一旦聚齐,就是一个五行的生克循环,只要数量等份,它们自己就能影响周围的阴阳波动,让一般的妖魔邪祟不敢靠近。

而破鬼章则是将五岳分别放置在东南西北中,然后由气学弟子在阵中打坐,心中默念张载祖师所著的横渠易说。

这书中所载的内容暗合天地阴阳运行的道理,可以带动周围五行变化,让念诵者周围的五行之气井然有序,要是正常人或修炼正法的非人在附近,身体会微微受益。

但要是修炼邪法的人或非人进入阵中,就会慢慢被阵法的五行之气所伤,待的久了甚至会形神消散,也就是挂了。

我把阵法布置好之后,把阵法的用处对老神仙他们说了。

“我一会开启阵法后就不能兼顾你们俩了,布置这个阵法,需要我全心全意的念诵经文,不能分神,你们千万要记住,紧跟老神仙,不要离开他左右。”

老神仙这时候突然对刘小丽说。

“对了,你把你八字告诉我一下,我帮你算算,看看你最近运气怎么样。”

刘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