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3章 忍不了也得忍(1 / 2)

加入书签

陈兵缓缓抬头,看着眼前骑在马上的黄信。

“哥哥,别来无恙乎?”

黄信一愣,凝神仔细打量陈兵片刻,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哈哈哈,我就说你小子命大福大,根本不用担心嘛,你看看,你看看,哈哈哈”

大笑着跳下马来,大步走到陈兵跟前一把将他搂进怀里,拍打着后背。

“好兄弟,可想死哥哥了。”

陈兵也拍了拍黄信的后背。

“好,好,既然能出现在此,便是家中无事,幸甚幸甚。”

黄信没听明白,放开陈兵。

“兄弟说的啥话?”

“秦大哥也来了吧?”

“当然,接到圣上旨意,正坐镇军中呢。”

黄信稍拉远点距离,上下看了看陈兵。

“兄弟,你没受伤吧?”

“差点没活过来。”

“有这么严重?”

“算了,走,咱回营吧。”

“对对对,你再不回去,你那三个娘们都快哭瞎了。”

陈兵愕然:“她们怎会到你营中?”

“还不是老焦找过去的,说你失踪了,让我们四处派人寻找。”

“走吧,她们眼睛瞎不了。”

黄信令人让出两匹战马,陈兵和张顺一起上马随马队往军营奔去。

秦明和黄信将营地驻扎在距离大名府城二十里处,一共带了二千精骑过来。

众人进入营中,自然一阵扰攘。

秦明令人摆了宴席,众人落座,各叙离别之情。

陈兵还让人去城中报信,好教赵良嗣知道,自己已经安全回到军营中。

在大名府修整了两日,赵良嗣使人过来通知,说次日一早,使团将继续往北。

下一站是真定府,距离大名府八百里左右的路程。

使团队伍离开大名府一百多里后,视野中多见破败和荒凉。

路过的村落几乎都是断壁残垣,田野里不见人影。

偶尔路过的人群,都是一些结伙逃难的老弱病残。

使团队伍现在十分庞大,本来的一千多人再加上秦明黄信带来的两千精骑,三千人马车辆在崎岖的土路上拉成了一个长长不见头尾的队伍。

陈兵坐在卞喜儿和蝶儿的马车里,他身上有伤,还需要静养些日子。

李花羽在碎石谷捡回了他的沉默刀。

无语刺随他一起跌落水中,无法寻回。

陈兵整日坐在车中,对此次战斗进行复盘,消化着自身迅速提高的技能。

对于赵良嗣召集的会议,陈兵也去参加过一次。

在座的人对他的态度有了较大改变。

只有荆王还是爱答不理,对陈兵冷眼相加。

陈兵也不与这个孩子一般见识,这是帝王家的孩子该有的态度,让大家给惯出来的毛病嘛。

由于兵强马壮,路上就少了很多麻烦,一般盗贼土匪响马等都闻风躲开。

使团队伍经过半个多月的跋涉,一路还算顺利地来到真定府城下。

从真定府再往北,下一站就是大同府,那里已经属于辽国的地盘。

小种相公的边军一千人马就在真定府接应他们。

边军带队的是一名参将,叫李文国,手下有两名偏将,对使团的到来很是高兴。

因为他们早就跟辽国打够了仗,就盼着朝廷能跟辽国和解。

赵良嗣召集使团官员,听李文国将军解释出使辽国的注意事项。

陈兵也被喊了过去。

李文国是个高大粗壮的汉子,黑脸,胡子拉碴不修边幅,身上带了一种狠厉。

这是上过战场,杀过多人的气质。

见人都围在他的身侧,抬手一指北面。

“各位大人,再往前走不过三百里就是辽国地面,进入辽国后可就归人家管了。”

他四下扫了一眼。

“在咱大宋,各位都是头面人物,可不将别人放在眼里,到了辽国,必须态度恭谨,不管对方是个官还是兵,咱都要谦恭有礼,不可得罪。”

“既然是去议和,就要有议和的态度,辽国人多凶狠霸道不讲道理,所以咱们能忍则忍。”

“忍不了呢?”

有人问了一句。

“嘿嘿,问的好,忍不了也得忍着,他们一句话不好就会拔刀杀人,你在人家地盘上能如何?”

李文国身边的一个偏将不屑地说。

“到时候你若得罪了辽人,死了也是白死,不会有人给你讨说法的。”

面对议论纷纷的众官员,赵良嗣大声说。

“切记,夹起尾巴做人,只等议和一成,咱回到大宋,老夫再给各位摆酒庆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