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8章 万军营中擒敌首(1 / 2)

加入书签

一伙四五十人,在五六个骑马的带领下,冲进了村子。

陈兵和扈三娘窝在一个角落里看着。

距离近了才看清楚,这些人的服装都是蓟州守军的打扮。

一帮子人冲进村子里开始吆喝起来。

“各家各户都给我听好了,今日有急报,所有在家的军卒立刻回军营报到,若有未到者,视为逃兵,全家都要充军。”

随着喊声,军卒们分散开,冲进各家各户开始往外拽人。

整个小村子顿时鸡飞狗跳,乱成一团。

不多时,军卒们拽了好几个庄稼汉子来到村口集合。

陈兵和扈三娘也被人发现,从墙角暗处拖了出来,一并驱赶着跟那些庄稼汉子站在一起。

时间不大,陈兵看到李花羽和焦广海也被抓了过来。

四人相对苦笑,在陈兵的暗示下,他们安静地等待后续发展。

等蓟州军卒将整个村子搜索完,便驱赶着从村里抓出来的十几个汉子,开始往另一个村子赶去。

转了五个村庄,凑齐了一百多人,军卒们驱赶着人群回到了军营。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军营中满满当当挤了无数从四乡八邻抓来的庄稼汉,由军卒用皮鞭驱赶着分成好多小队,纷纷关进了一排排营房内。

一所营房挤进了三四十人。

房子里被挤得满满当当不说还不给点灯,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楚,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陈兵四人凑到一起。

“等天完全黑下来,我们去魏杰那里看看。”

陈兵悄悄说道。

营房的门口有军卒把守。

陈兵带着三人挤到房子的北面,在土炕上的墙壁间开了两三个狭窄的窗口。

一群庄稼汉挤在一起乱哄哄的,谁也不认识谁,也没人注意陈兵等人从窗口钻了出去。

四人顺着营房后的走道往前摸,拐过两排营房后,前面有站岗的军卒,旁边还支起了照明用的火盆。

躲开火光照明范围,他们摸到了一处营帐前。

听到里面有人说话。

“不知指挥使大人抓这么多人来干嘛?”

“听令行事就好,少打听。”

“那咱哥几个这酒还喝不喝了?”

顿了片刻,有人说道:“听说朝廷有钦差要到咱军营巡检,估计这几天的酒是不能喝了。”

立刻有几个人在乱纷纷地骂着。

陈兵听出军帐中有五个人。

扭身冲三个人做了个手势。

陈兵的沉默如同一根短棍,一直是带在身边的,他不能没有武器。

其他三人并未携带武器,跟在陈兵身后,悄悄转到营帐门口旁。

有军卒持枪站在帐门外,面向前方一动不动。

陈兵手持沉默轻轻上前在军卒的颈侧一戳。

军卒无声地软倒在地。

焦广海立刻上前,解下军卒的腰带,将其牢牢捆住,再用布带把军卒的嘴勒住。

陈兵竖起手指,示意三人,一、二、三。

他数完抬手掀开账帘,一步跨了进去。

扈三娘既紧张又兴奋,跟在三人后面,急于动手,好显示自己的能耐。

眼见三人冲进了营帐,连忙跟着往里冲。

谁知一跨进营帐,里面的灯光突然熄灭,眼前一片漆黑,啥也看不见了。

只听到耳朵里传来几声闷哼。

片刻间灯烛再次亮起来。

只是营帐里的军官们躺了一地,陈兵等三人正忙着扒他们的衣服。

什么情况?

这几个人动手这么快吗?

军官被扒下衣服捆成了粽子,堵住嘴巴,连同门口的哨兵一起堆在营帐的角落里,用被子盖了起来。

李花羽扔给扈三娘几件衣服。

“赶紧换上。”

转眼间,四个人成了军官模样,各自装备整齐,挑帘出了营帐。

陈兵带头往前走,他也不知道魏杰在哪里办公。

走到一个站岗的军卒前。

“你,带老子去见指挥使大人。”

那军卒奇怪地看了一眼四个军官,没敢多话,转身带着四人往一个方向走去。

军卒们是住在一排排用土积筑起的房屋里,而指挥使和军官都是在一顶顶营帐中办公。

指挥使的中军大帐十分高大宽敞,比刚才的军账足足大出十多个有余。

账前灯火通明,四周都站了持枪的军卒。

距离中军大账十多丈处,又设了一圈卫账,将其拱卫在中央。

陈兵将那军卒打发回去,他们四人蹲在暗影中,观察一番,选中一座处在大帐下风处的卫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