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章 准备(1 / 2)

加入书签

搜索了关于养蚕的知识以后。夏清认真阅读着搜出的一系列养蚕方法,并经过自己的整合与理解,最终总结出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是装蚕种的纸,要用四根竹子或木头做成方形的支架,将架子高挂在通风不见阳光的房梁上,架子下面不能有桐油和烟煤火气。

冬季不能被雪映照,一旦被雪映照,卵就会变成空壳。遇到大雪天气,就要赶紧将蚕种收藏起来,第二天雪后,还照样悬挂,直到腊月浴种后收藏。

接下来就是浴种。

蚕浴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天露和石灰浴以及盐卤水浴法了。

每张蚕纸需要用到两升从盐仓流出的卤水,并掺入适量清水倒入盆盂之中,让蚕纸漂浮于水面之上,这便是盐卤水浴法;而石灰浴则是以此类推。自腊月十二日起便可开始浸浴蚕纸,一直持续至腊月二十四日,共计十二天之久。

时间一到,便可以将蚕纸捞出,用小火慢慢烘干。

之后,需将蚕纸放置于箱内妥善保存,确保没有丝毫风吹与潮气侵蚀,直至清明时节再将蚕卵取出进行孵化。

天露浴的操作流程也是一样的。首先,将纸张铺陈于蔑盘之内,然后放置在屋顶之上,四角以小石头镇压固定。历经十二天的风霜雨雪、电闪雷鸣之后,才可收起。

通过这种蚕浴,可以淘汰那些较为羸弱的蚕种,避免浪费桑叶,同时还能收获更多的蚕丝。然而,对于晚蚕而言,则无需进行浴种这一步骤。

然后就是孵化了。

清明过后三天,幼蚕就不用放在衣被里取暖,自然孵化出来。蚕室的位置最好朝向东南,周围用纸将缝隙糊严实,上面没有顶棚的最好安装顶盖,到了寒冷的季节就在室内烧炭火取暖。

初生的幼蚕,要把桑叶切成细条喂养。切桑叶的砧板用稻麦秆捆扎成,这样就不会损坏刀刃。采摘的桑叶要装在陶瓮或陶坛子里,不要被风吹得干

蚕在二眠以前,腾筐的方法都是用尖头且圆润的小竹筷夹过去。二眠以后就不用筷子了,可以用手指拿起来。

腾筐时,一定要将残存的桑叶拣干净。如果有桑叶混在蚕丝里,蚕醒来后,只要吃上一口,就会得病胀死。三眠过后,如果天气炎热,就要把蚕筐迅速搬到宽敞清凉的地方,但不要被风吹。大眠之后,要喂十二次桑叶再腾筐,腾筐过于频繁,蚕吐得丝就会粗糙。

看着搜出来的结果,夏清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头仿佛要炸裂开来一般。这也太麻烦了吧!她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还要造纸?看这个样子,似乎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啊"夏清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她不禁轻轻叹息起来。

然而,面对眼前的困境,夏清并没有轻易放弃。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冷静下来,接下来该好好搜索一下古人是如何制造纸张的。

于是夏清拿起手机,手指轻轻触碰屏幕,熟练地打开浏览器,输入关键词:“古人如何造纸”。片刻后,屏幕上显示出一系列相关的网页链接。夏清浏览着最近的一个网页,试图寻找更多有用的信息。

当她看完之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挫败感。果然如她所料,造纸并非易事,而且难度似乎超出了她的想象。“这可怎么办呢?”夏清喃喃自语道,“难道真的要放弃吗?”

算了,先走一步看一步吧,突然间夏清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制造纸张所需的生石灰该从何处获取呢?”正当夏清准备再次搜索有关生石灰制作方法的时候,一阵清脆的铃声打断了她的思路。原来,设定的时间到了。

夏清无奈地放下手机,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回忆刚才搜索到的内容。她逐一梳理着每个步骤,包括养蚕、制作蚕纸以及其他所需材料和工具等等。

养蚕需要等待冬季的到来,而蚕纸的制作则需要七八个月的漫长时间,这些都无法急于一时。

经过一番思索,夏清决定先着手制作抄纸用的竹帘和架子。毕竟,这两个部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完成。接下来,夏清还计划准备好养蚕所需的架子,并尝试寻找合适的地方移植一片桑树林。这样一来,一旦冬季来临,她就能顺利开始养蚕的前期准备工作了。

尽管脑子里思绪如潮水般汹涌,但沉重的睡意却逐渐袭来。很快,夏清便抵挡不住困意的侵袭,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在梦中,她仿佛看到自己成功地造出了精美的纸张,养好了蚕,穿上了丝绸的衣服,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之情……

第二日清晨,阳光明媚,夏清早早地起身,叮嘱云前往上次发现竹子的地点,再多砍伐一些竹子带回来备用。

接着夏清拿起砍刀,邀请秋以及她的好友阳一同前往林子,探寻是否有构树的踪迹。

进入林子前,夏清心中暗自思忖,或许这次又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寻得构树,但出乎意料的是,好运似乎眷顾了他们。

刚踏进林子没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