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章 下水抓鱼(1 / 2)

加入书签

都说二十三,窜一窜,她今年秋天才满了十八,长个子也算是正常的。

不由在想,古代生孩子死亡率这么高,一来是医疗水平有限。

跟生育年龄太早也有很大关系。

自己十七岁,家里人就已经觉着耽误成老姑娘了。

十四五岁就嫁人生子的,不在少数。

那日想起夜里四爷的话,生孩子她是愿意的。

倒是不为了什么,她自己就是个喜欢孩子的人。

日复一日在府上的生活,若是有了孩子陪伴,真是再好不过。

只是不能这么早生就是了。

按照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应该不会来得太早,也算是幸事。

自己先长大了,有足够能力了,有了充足的准备,迎接小生命的降临。

吴大厨自从观摩品尝完耿新月的厨艺之后,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做的菜越来越大胆,越来越地道。

直到耿新月被拌面辣的猛喝半杯水的时候,耿新月觉得,他已经青出于蓝了。

“格格,这么辣就别吃了。奴才让吴大厨做些别的吧。”山杏看着耿新月一边通红着脸,斯哈斯哈的吃面,一脸同情。

“唔,就吃这个。这叫……痛并快乐着。”耿新月紧紧抱着面碗,好像生怕山杏把自己的面条抢走似的。

山杏虽然不理解,但格格说快乐,就依着。

默默在旁边给耿新月把茶水添上。

四爷是第二日到的别苑。

不出他所料,此次南巡,主要是为了查当地赋税。

有了弹劾太子这一桩,几个岁数稍大的皇子,都没被委以重用。

分给四爷的,除了偶尔帮着十三阿哥周旋下当地官员,基本等同于无所事事。

四爷心里憋闷得很,江南富庶,此地的赋税、粮产,都关乎社稷万民。

皇阿玛都交给了九弟、十弟、十三弟和十四弟。

当地官员都是人精,看着这些涉世未深,毫无办事经验的阿哥,能说实话、办实事才怪。

圣驾南巡的事又是早早就定下了,当地行宫都修建得这般完整齐备,自然也做好了应对检查的准备。

大把的银子花出去,大量的精力时间耗着,只怕不会有什么切实的收获。

最后,也就是走个过场了。

“主子爷,咱们先去哪?”苏培盛见四爷只默默往前走。

这别苑的布局他倒是清楚,只是不知这路该往哪里带啊。

“主子爷,奴才都问过了,咱们住主院。耿格格挑选了东南边的花间院。乔姑娘挑选了西南边的竹笙院。”苏培盛补充。

“嗯。先去主院吧。”四爷被负面心情笼罩,打算先自我消化。

回了主院,换上一身青色薄衫,四爷道:“耿氏,在做什么呢?”

苏培盛心想,得亏啊,奴才刚刚问完,就防备着您突然问起呢。

“回主子爷的话,奴才刚刚问过,说是耿格格带着两个丫鬟,在溪水边钓鱼呢。”

四爷眉梢微弯,“她倒是会玩。”

苏培盛不知能说什么,只赔笑。

心道:可不么,她是真会玩啊。那小溪是引来的活水,清澈却浅。

与其说是钓鱼,不如直接说下水摸鱼。

好在四爷没再说什么,转身去书房写字。

四爷在书法方面自律得很,每日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的。

小溪旁。

耿新月见绵绵细雨总算是晴朗了,出来逛的时候,就发现了这处好地方。

这所别苑设计之初就费了心思,将一汪清泉引入院子,贯穿首尾。

这泉水晶莹剔透,清澈得连天空的倒影都能一览无余。

阳光斜照在水面上,金色的光芒与泉水交织,波光粼粼,犹如一幅流动的油画,美得令人窒息。

泉水发出潺潺的声音,可以清晰地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它们仿佛在空气中游动,无所依托。

皆若空游无所依,竟是如此场景。

阳光正好,温度正好,除了鱼小了些以外。

于是,叫人取来了小鱼竿,刚开始是闲来垂钓。

后来……

耿新月没这沉静性子,变成下河摸鱼。

刚开始山桃和山杏还劝着。

后来见横竖也劝不动,干脆加入。

“就抓这种,你们别看它们不大,回头用油煎制,撒上椒盐辣椒,下酒喝极好!”耿新月指挥着,蓦然回首,手连带着手中的鱼,僵在半空。

“爷!你怎么在这儿呢?”耿新月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整个人都僵在原地。

从脚指头到头皮,感觉都是麻的。

山桃、山杏听见耿新月的声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