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章 爷去别处休息(1 / 2)

加入书签

“你应该多休息,来,躺下睡会。”四爷看着耿新月,她那双明亮的眸子中闪烁着期待与焦虑,仿佛期盼着她二人能立刻归来的模样,同时又担心着他的健康。

他深知她最近虽然不再受孕吐之苦,但每日依旧疲惫与困倦。

“嗯。”耿新月抬头看了看天色,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窗棂上,斑驳的光影映照出时间的痕迹。

她轻叹一声,知道此刻正是午睡的好时光,应了声就去榻上躺着。

这些日子,总是困得很。

四爷轻手轻脚地躺在她身边,耿新月感受着身旁传来的温度,整个人仿佛被一股电流击中,瞬间变得僵硬起来。

她的心跳加速,脑海中不断闪现着各种念头,最终化作一句幽幽的开口:“爷,我这……你要不回去休息?”

四爷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耿新月的意思。

他转头看向她,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笑意。

他笑着戳她脑袋一下,“无妨,我陪着你一起休息。你这是整天想什么呢?爷就这么控制不住自己了?踏实睡吧。爷也累了,在你这儿补觉。”

耿新月故作吃痛,用手揉着并不存在疼痛的额头,“爷,我这儿才不方便,你就这么粗鲁了。”

四爷抓住她戏精的手,“老实些。睡觉!”

在四爷的恐吓下,耿新月睡着得很快。

四爷这几日里,每日忙碌于确认棚子事宜的可行性,他亲力亲为,从材料的选择到实施规划,每一个细节都仔细过问,确保万无一失。

终于,在确定是事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后,给康熙爷上了奏折。

自从太子爷出事,四爷便以“病”为由,来到这庄子上疗养。

他每日穿着素净的衣裳,行走在绿树成荫的小径上,神情平静而深邃。

他尽量避开人多的场合,连早朝也未曾再去,仿佛真的已经远离了那个充满权谋与斗争的朝堂。

然而,他的心中却始终挂念着朝廷之事。

如今,折子已经送上去三日了,却迟迟未得到康熙爷的批复。

四爷睡醒,坐在书桌旁的窗边,望着窗外远处的山峦,眉头紧锁,心中忐忑不安。

他知道自己这次的行为有些冒险,但他也深知,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也为了自己能有机会重回朝廷,他必须这么做。

四爷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的茶杯,茶水微微晃动,泛起一圈圈涟漪。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在思考着未来的道路。

思忖间,苏培盛如猫步般轻手轻脚地走进屋内,他的脸色微沉,眉宇间透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紧张。

他走到四爷面前,低头恭敬地禀告:“爷,方才万岁爷那边派人传来口谕,说是……明日要亲临此处,亲自查看咱们庄子上这段时间的劳作成果。”

苏培盛的话,如同一记重锤,落在四爷的心头。

他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紧绷起来,四爷站起身来,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思考着如何应对。

“嗯,你速去正院一趟。”四爷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把这件事告诉福晋,让她立刻命人将庄子上下仔细整理一番,务必做到一尘不染。另外,准备一桌丰盛的席面,皇阿玛亲临,我们不能有丝毫疏忽,必要确保万无一失。”

苏培盛点头应是,转身欲走,却又被四爷叫住。

“还有,你告诉刚安,让他加强庄子及棚子周围的戍卫,明日皇阿玛亲临,安全是头等大事,不能有丝毫闪失。”四爷叮嘱道。

苏培盛应声退下。

福晋得知苏培盛的消息,亲自带着一群丫鬟婆子忙碌着,她们擦拭着每一块地砖,整理着每一个角落。

而刚安尚且在外面跟着山桃、山杏在舅爷家,手下却丝毫不乱,井然有序地加强巡逻,确保庄子周围的安全无虞,足能看出刚安平素来的管理效果。

四爷则独自坐在书房中,他的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处的星空。

他知道,明日将是他们展示成果的时刻,也是他们向皇阿玛证明自己的时刻。

四爷深知,废太子之事过后,尽管皇阿玛心中对他有所猜忌,但农桑乃国家大事,皇阿玛绝不可能置之不理。

他原本以为,皇阿玛会通过朝堂来传达关于农桑的旨意,自己也有很大的机会,能恢复上朝之事。

却不曾料到,皇阿玛竟然亲自越过了朝堂的繁琐,直接亲临此地。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四爷的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若说心中没有失望之情,那自然是假的。

但四爷也深知,皇阿玛身为君王,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国家的兴衰,而他自己,虽然是皇阿玛的亲儿子,却也始终是皇阿玛的一名臣子。

此时,耿新月从睡梦中醒来,她看了看窗外已经不算早的时辰,见四爷正望着窗外发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