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章 袁崇焕还是靠不住啊(1 / 2)

加入书签

“袁崇焕深受大明皇恩,当然不会轻易造次。”周遇吉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朱由检,继续说道:

“但是此时的袁崇焕的位置非常重要,他处于后金的广宁。

他全力对抗后金,必然是大明的擎天玉柱;

可是他投降后金,调转矛头进攻大明,那么大明危矣!”

“他袁崇焕敢造反吗?”朱由检拍案而起。

“陛下,微臣惶恐,微臣也只是猜测,目前的形势,皇太极确实是有可能走上这条路。”周遇吉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不安地看向朱由检。

朱由检此时背过了身体,陷入了沉思:

周遇吉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袁崇焕此时的位置非常重要,一定不能把他逼反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辽东朕还有孙承宗,还有祖大寿等人。

尤其是祖大寿,可是袁崇焕的小迷弟,处理不好,祖大寿大概率也会跟着袁崇焕一起反了。

朱由检突然转过身来,一脸肃然:

“袁崇焕只是想邀功而已,至于造反,他暂时还没这个胆子。

朕反复考虑过,给他调拨白银80万两最多了,现在朝廷也很困难,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不能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辽东。

还有,朕会下旨嘉奖袁崇焕,他确实是为大明,为朕立下了不世之功。

大明在辽东战场一直都非常被动,直到这一次袁崇焕带着大明的将士打下了广宁!

这是大明在辽东战场的里程碑式的荣耀,朕要辽东的将士都知道,朕一直记得他们。”

“陛下英明!陛下说得对!”周遇吉顿时觉得浑身轻松,立即拱手说道。

“卢爱卿,你觉得朕说得有道理吗?”朱由检侧身看了一眼卢象升,缓缓开口。

“陛下,微臣认为此时的袁崇焕只是在观察形势。

陛下不给饷银不太合适,给多了更不行。他肯定吃饱了撑的会找事做,就是得吊着他的胃口来。

只要让袁崇焕既有事情做,实力又不是足够强大,那么他始终都会是大明的忠臣。”

卢象升拱手大胆向朱由检谏言。

朱由检听完还是很满意的,他其实明白袁崇焕想干什么,无非是认为他已经占领了广宁。

广宁距离盛京很近,他此时的想法非常简单,捞点好处,再继续向前推进,攻打盛京。

袁崇焕已经有了自己的小算盘,不能把步子迈得太大,不能直接就灭了后金。

朱由检不觉得内心一阵好笑,这才往前打下了后金一个重要的城池,真的就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打下后金的盛京?

皇太极可不是软柿子,可不是你袁崇焕可以随便招惹的人物。

“朕给他80万两白银,这已经是最多了。

另外,朕会下诏嘉奖全部的将士们,都是朕的有功之士,都是大明的锐士!

在广宁好好庆祝一番,王承恩,你亲自前去代替朕好好地犒赏三军。”

朱由检说着,看向了王承恩。

“是,皇爷,您放心,老奴领命!”王承恩急忙走上前,微低着头,拱手答应。

“王承恩,立即拟旨,按照朕的意思。

其一,犒赏三军,带上御酒。

嘉奖全部的将士们,他们好样的,把朕的大明的气势都打出来了。

其二,赏赐白银80万两。

安抚死去以及受伤的将士,他们为大明攻城略地,朕不能亏待他们。

其三,广宁的百姓需要移民。

把广宁的百姓立即想法迁往山海关内,不能把这些百姓留给建奴。”

朱由检抬起了头,把手中的茶杯放下,冷冷地说道。

“是,皇爷,老奴立即写。”王承恩急忙答应着,转身来到一个小桌前。

“卢爱卿,朕的安排怎么样?”

“陛下,陛下英明,微臣认为陛下安排甚为妥当!”

“朕也认为比较合理,80万两白银一到,人心自然得到安抚,而广宁的将士们也会深受鼓舞,他们会明白朕的良苦用心。

朕要建立的是一个大大的帝国。”

“陛下,微臣卢象升对陛下钦佩不已,陛下雄才大略,必然能够中兴大明!

陛下的这三个方案,既能安抚军心,同时又能稳住袁崇焕,再把百姓南迁,定然会极大地削弱皇太极的国力,即便是他把广宁城再打回去,也只能是一座空城而已。”

卢象升忐忑着抬起了头,看着朱由检,和盘托出。

“对,朕正是这样想的,只是这也是权宜之计,长久下去不是办法,要知道80万两白银可是够朕办很多事儿的,朕的京师也是死伤无数,难道就不需要安抚?

无论是孙传庭、曹文诏、曹变蛟,还是秦良玉,以及你们两位,还有守卫京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