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5章 新来的邻家小姑娘被李昌迷住了(1 / 2)

加入书签

将高考的事情落实下来,林小七也心头放一件事,回到家就猛啃书,这次实验中学的试探,让她也看出一个问题来,那就是她现在的做题思路还是与现在的教学方法有差异。

如果真到了高考,她运气不太好遇上一个比较古板的审卷老师,那能拿下高分才怪,毕竟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创新。这个问题是她目前最大的问题,看来还得多刷题、多参考历来的试卷,这样能让她更快适应目前的高考机制。

虽说她脑子还算不错,但学习是要花功夫的,这是半点也偷不了懒。再说了,可不要小看了现在这个年代的,比她会读书的人绝对大有人在,她顶多也只能算是个读书还可以的普通人。

最多她就占个观念、眼光更优先的便宜,与那些真正的天才比起来,不努力她也只能在人家屁股后面吃灰。在这个认知方面,林小七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啊!就得看得清自己的斤两,盲目的自信也只会害了自己而已。

回家就埋首苦干,李昌知道她顺利通过人家的测验拿到了参加高考的名额,也很替她高兴,知道她学习任务重没打扰,又去了何明德那边帮忙。而婆婆王蚕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拿了一把瓜子就找旁边的张婆婆去了。

说起王蚕的这个新朋友张婆婆,还真是赶巧了,今天王蚕去给何明德去送饭,刚出来就碰了这老婆婆,从住到这里几个月,她还从没见过附近有这么一位婆婆,一开始她以为是路人就没理,没想到对方拉着她一问,这才知道这张婆婆是房东的远房亲戚。

张婆婆也是最近才从乡下搬上来,房东要出远门便托她来照看着点。

平常这别墅区里住的人都不太爱与邻里相交,王蚕来这从来没交到过什么能说话的人,原本她每天忙着照顾儿子李昌,根本没时间与人闲聊,这不,现在闲下来就觉得没个人说话还真是有些不太适应。

像在村里,那周围邻居或多或少都沾亲带故带点关系,所以每天聊不完的新鲜话题,这不在这省城里大家个个都带着点防备,总少了那么点人情味。

这张婆婆搬过来就上门来打招呼,也是想着找个人多照应着点,王蚕正愁没说话的人,这不两人一拍即合就聊上了。

王蚕拿着瓜子去了张婆婆家,张婆婆的小孙女张小燕见她来有些害羞地给她端茶倒水,嘴里细声细气地说道:“王阿姨,我奶刚刚还念叨着您,想去找您说说话呢!您快院里坐下喝茶,我奶马上就出来了”

“哟!咱们小燕子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这小姑娘是张婆婆唯一的孙女,十六岁正是青葱一般的年纪,浓眉大眼粗辫子很是漂亮,除了性子有些含蓄外,啥毛病都没有。这是张婆婆唯一的儿子留下的遗腹子,祖孙俩相依为命这么多年,张婆婆把她养得很好。

王蚕对她也相当有好感,这不立马就从口袋里抓了几颗糖塞她手里,让她当个零嘴儿。见王蚕把她当小孩一样哄,张小燕羞红了脸吭哧了半天推辞不要,被王蚕直接硬塞了。

“怕什么,你婶子给的东西就拿着,这是长辈给的,得受着。顶多下回她再来,你多泡杯茶给她喝呗!”腿脚利索的张婆婆爽朗大笑着走了出来。

着深青色带着几个补丁的老式交领布扣衣,头发乌黑发亮,说话中气十足,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永远都流露出不服老的劲头,一点儿也看不出来这是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太太。

“张婶子,您这刚刚干嘛去了呢!”

“还能干嘛,下午没事我在后面那小块地里点种了些韭菜,收拾收拾想给自己整点新鲜的菜吃,来这城里什么都好、都方便,就是太费钱了,我们祖孙俩又赚不到什么钱,这不就整点自己能吃的菜。”

“您这身子骨就是好,整天忙个不停也不见腰酸背痛的。”

一说起这个张婆婆就有精神了,在能干方面她还真是谁都不服,“要不是为了我这乖巧懂事的小孙女上学,我在那乡下干活,谁都干不过我。”

“小燕子找到学校了吗?落实好了没?”说起这个王蚕听张婆婆提起过,小燕子这次转来省城的学校二中就是被破格录取的,这小女娃娃与她家儿媳妇林小七一样是个聪明会读书的,竟然还让学校老师亲自来家里请。

不仅学校不收学费,听说还另外补贴了不少钱呢!

所以一提起这个张婆婆非常地骄傲又自豪,她嘴边总说小燕子往后是个比她有出息的孩子,她是个孤苦无依又没有多大本事的老婆子,但在小孙女的学习下,砸锅卖铁都要供她读出来,不光是看重孩子的学习天赋,更不想孩子这一生同她一样永远呆在乡下那种地方。

“呵呵,托她婶子的福,找到了、找到了,那老师亲自上门的,还领着燕子去学校看过了,听说学校很大、很漂亮,老师同学们也都很热情。再过两天她就得去学校读寄宿了,学校给她安排好了吃住。”

像这种学校给安排吃住的,她家燕子还是独一份呢!说起这个张婆婆就喜得见牙不见眼。谁家孩子都没她小孙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