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9章 李权的选择(1 / 2)

加入书签

“全军!冲向钦州!”

伴随着白清风的一声高喊,乌压压的军队开始有序地朝着钦州的方向进发,他们气势如涛,宛若黑色的巨浪,准备席卷一切阻碍。

陈大安笑看白清风,小白还是一如当年那般热血十足。

“全军,出发!”陈大安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这是他下达的最后一道指令。

伴随着指令的下达,金戈铁马之声震天动地,数十万铁蹄掀起滚滚尘沙,如同一道不可阻挡的洪流,向着战场进发。

“恭送!将军!!”钦州城内的百姓齐声高呼,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敬意和期待。

在离开钦州之后,百姓们的最后一声道别在风中回荡。

“此行,必凯旋!”

在酒泉的城墙下,李权的目光如炬,审视着城内那一万声称投降的黑甲军。他的眉头紧锁,心中暗忖:李浅,你这计策未免太过拙劣,难道以为我李权会看不穿你的假降之计?

此时,周倩轻移莲步,走到李权身旁,她的声音平静而带着一丝疑问:“殿下打算什么时候杀了这一万黑甲军?”

李权一愣,心中挣扎。

杀?他若真下令屠戮这一万将士,那么李浅麾下剩余的两万黑甲军必将视死如归,再无投降的可能。

况且,若他今日屠戮降兵,他李权的名声必将一落千丈,日后谁还敢轻易归顺?

然而,若不杀,这些黑甲军留在城中,就如同蝗虫一般,不断侵蚀着酒泉的粮草,威胁着城防。

李权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终于洞悉了李浅的真正意图。

好一个阳谋,无论他如何选择,都将落入李浅设下的陷阱。

杀之,则逼敌死战;不杀,则养虎为患。

黑甲军的人数远超他的兵力,而历史上,也从未有过屠戮如此众多降兵的先例。

但若放任这一万黑甲军在城中,他们随时可能成为反叛的火种。

李权的心中,杀意渐浓。

李浅啊李浅,你的投降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戏码,你的计谋虽然狡猾,但我李权又岂会轻易就范?

李权再次咀嚼周倩的话语,他发现其中并非简单的询问,而是一种暗示。他不禁问道:“怎么?你认为我应该下令处决这一万黑甲军吗?”

周倩轻笑一声,似乎对李权的犹豫不决感到些许无奈,“我的太子殿下,您还是太过年轻,心肠也太过软弱。这一万黑甲军,不是您要杀的。”

“而是,他们必须死!”周倩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决绝。

李权的眼神变得复杂,他质疑道:“为何他们必须死?”

“难道我们不能将他们留在酒泉,将他们活捉后安置大牢内,只要每隔七天供给他们一次食物即可,这样既不影响局势,也不需要消耗太多粮草。”

周倩走到李权身边,她竟比李权还要高出半头,“那如果城内的粮草已经不足以支撑呢?”

李权摇头,带着一丝冷笑,“现在正是丰收的季节,粮食丰富,怎会不足?”

“如果一个月前,城内的大部分粮草就已经被某人高价收购了呢?”周倩的话如同晴天霹雳,震撼了李权。

李权猛然抬头,震惊地问:“你是说,酒泉的粮食已经耗尽了?”

周倩肯定地点头,“确实如此。我昨天一到酒泉,就派人去市场打听,发现粮食在一个月前就被人高价买走了。”

“如今的酒泉,除了坚固的城墙,粮食已经不足以供应大军。”

李权沉思片刻,“那我可以向父皇请求粮食支援。”

“李浅的两万大军已经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现在求粮,不过是将粮食送入虎口!”

李权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摇头,似乎已经接受了唯一的选择,“既然如此,那就只有杀一途了。”

“殿下不想知道杀掉他们的好处吗?”周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玩味。

“这有何难?”李权回答得毫不犹豫。

“首先,作为即将继位的大统君主,我需要的不仅仅是仁慈,还需要威严。对于其他将领来说,过多的杀伐可能是负担,但对我来说,它能够增强我的权威。”

“其次,杀掉这一万黑甲军,不仅可以提升我军的士气,更是向天下宣告一个明确的信息:谋逆者,唯有死路一条!”

“再者,以一万之众对抗三万敌军确实困难,但若是以一万对抗两万,再加上我方的一千玄甲军,我们完全有能力分割敌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至于敌军不肯投降,难道我必须将城内黑甲军被屠的消息公之于众吗?只需留下几人,绑于城头,届时敌军激励军众的话将不攻自破。”

李权条理清晰地阐述了他的计划,周倩听后,嘴角微微上扬,“殿下英明。”

“殿下!万万不可!”药千秋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李权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