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章 三尺青锋遏流云(1 / 3)

加入书签

人族修炼体系不过才八个境界,创域期、山河境、衍生境、刻图境、混沌境,再往上走就是质的变化,一境一重天,哪怕相隔一镜也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待主角修成再详细介绍,诸如这些体系之类的东西,前期为了铺垫,略懂一二就好)

修仙修的便是天地本源,故前三境无非是在感应与衍生道源之力,逃不出一个点。

到了刻图期,点入面,便更为细致,对大道感悟有着极高的要求,有些人穷尽毕生,也没能把完整的灵图给刻出来。

当年初入刻图期,冯停云便想融剑道,刻灵图时刻下的却是一个大大的“无”字,那个字融入了什么样的感悟,没有人知道。

冯停云对外说自己刻的灵图很宏大,是一个缥缈的剑仙开天辟地,雾山的长老与供奉们也都夸赞走的是古时某位大剑仙一往无前一途,将来必有大作为。

冯停云没有想过那个缥缈的“无”字会不会被天地认可,入刻图境之时,他便觉得,所谓的刻图只是个幌子,实质是考验对道的感悟以及融道罢了。

于是便率性而为,无欲无求,心至何处,行至何处,我的道便至何处。

所幸天地认可,冯停云成为了一个剑修,至于道法天运是否昌盛,还得黄金台上走上一遭才知道。

后来四年内连跨混沌境、圣人境、王境三大境界,只差一步便可踏入那传说中的境界,雾山上下都在宣传他的事迹。

而掌门为了给剑子之争上让雾山扬名,将消息锁死,天下无人知晓。

冯停云心里门清,若是不了却那件事,恐怕自己最高的成就就只能到传说中的那个境界,无法再登高台,成就仙人果位。

天下又怎会真的有人无欲无求?

剑子之争在即,今日一去,便要斩断一切执念。

冯停云请命前往剑阁问剑,剑子之争的重任便落在了师妹李初雪的肩头,掌门有些失望,蠕动嘴唇,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

临行前,掌门把自己年方八九的次子叫来,对冯停云说道:“这小子总是屁颠屁颠地跟在你身后,此次问剑,你把他也带上吧。”

冯停云欣然答应,问剑后,自己便彻底不再是雾山一员了,希望这小子能记得有过这么一个小师叔。

两人乘马车出行,雾山上下送行。

于是江湖上多了一则消息:王境剑修冯停云叛出雾山,不知所踪。

天下修士震惊之余有些遗憾,惊的是那雾山居然能栽培出一尊王境剑修,此手笔,打破了“王境只出山上人”的格局,遗憾的是剑子之争少了看头。

所谓叛出山门的消息是昨日才传遍江湖的,这些冯停云不知,此刻他带着那个师侄横跨洮江,来到天蒿山下。

冯停云将右手撑着的檀木棺材放下,看向天蒿山。

先前在江对岸极目远眺时,天蒿之景便一览无余,乃是一处云海缭绕、仙气弥漫的圣地。

群峰耸立,直插云霄,峰峦叠嶂,犹如一头头巨龙横卧在天地之间。

现在近距离观察,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山巅之上,剑阁的轮廓便会若隐若现,仿佛是海市蜃楼一般,整个天蒿灵力充沛。

种种景色令人神往,让天下剑修钟爱的原因怕是也与这有些关系。

抬头望去,过山门之后便是剑阁,剑阁本身其实是一座巍峨壮观的建筑,矗立在天蒿山的主峰之巅,宗门创立时没有名字,故世人便统称其为剑阁。

剑阁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给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

听闻剑阁共有九层,每一层都有厚重的石门紧闭,上面刻满了古老的符文和剑法秘籍的残影。

剑阁之后才是剑修们修行与憩息之地,具体布局应该与其他宗门无异。

冯停云扭头对小师侄说道:“师叔问剑的方式和别人不太一样,所以你在这呆着就行。”

见那八九岁的孩子不满地嘟着嘴不说话,冯停云无奈说道:“若是刚才那一剑你能领略两三分,师叔便教你学剑,如何?

现在江上剑气还没完全消散,若是抓紧时间多观摩一下,兴许就能多领略几分。

师叔离开不会太久,大概也就是你数到两百的功夫。”

听闻此话,那孩子果然咧嘴傻笑,一股脑跑到江边去了。

冯停云一笑,而后便扛起那口棺,一步一台阶,向那山门走去。

身背长剑挎单刀,披发带棺上天蒿。

山门前的守门人目视着眼前气息绵长的男子一步一步靠近,咽了一口唾沫,战战兢兢地抬高声音问道:“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那男子居然如鬼魅般出现在守门人面前,缓缓开口:“三尺青锋遏流云,雾山冯停云是也。”

守门人此刻已经是汗流浃背,竟生不出一点力气去阻拦眼前男子,鬼使神差地任由他踏过山门。

对付山上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