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章 肆意人间(1 / 2)

加入书签

镜湖三局因为一场闹剧而拖延到了今日,宋恪礼显然已经没有心情再去观礼了,谁胜谁负皆与他无关。

书轩内的窗棂透进柔和的自然光,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文籍。

室内布置简洁而充满书香气息,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增添了艺术氛围。

宋恪礼透过窗看了一眼正在书轩外玩耍的小书童,此刻正与小书童玩闹的孩提身份有些不寻常,正是那雾山剑修冯停云的小师侄。

书轩外有一座小花园,其中无数望日花婷婷而立。

宋恪礼曾作《拟日葵吟》称道这片花海:

旭日东升映阶色,望日向阳展姿颜。

心向日转花无悔,叶舞风摇意自得。

不畏严霜侵傲骨,愿追长日永不疲。

生逢盛世歌盛世,死亦含笑半步癫。

虽然是未闻名时闲来无事时所作,却也颇有些韵味。

窗外传来清脆悦耳的嬉戏声,如同春天里的溪流,欢快流淌。

宋恪礼最喜欢如此年纪孩童的天真无邪,修仙修仙,修的便是一个道字,若人人心中都留有一片净土,又怎么会抓不住那虚无缥缈的天道?

宋恪礼心中的净土便是这些童真,这便是宋恪礼为之坚持的人道!

宋恪礼有些出神,没有注意到冯停云已经在他的书案旁坐下。

冯停云没有打扰宋恪礼的静思,反而帮其研起墨来。

冯停云有些奇怪,好的墨块应该质地坚实,色泽深沉,磨出的墨汁才会黑亮且持久,而作为学士所用的却是油烟墨,虽耐久,却不适合大家作诗所用。

倒是这砚台质地细腻,吸水性强,不知是何用材制成。

冯停云不再想这些有的没的,滴入适量的清水,慢慢地调和水份。

接着,冯停云用手轻轻握住墨块,轻轻地在砚台上研磨。

力度和角度的掌握刚刚好,使墨块与砚台接触均匀,避免过度研磨造成墨块损坏。

研磨时,冯停云不时地用手指沾取少量的墨汁,观察其颜色和浓度,以调整水的用量。

若是书院中的老先生们看见了,也会感慨人家多才多艺。

待冯停云研完墨,宋恪礼才姗姗地回过神来,看了眼这位如今闻名天下的剑修,好奇地开口道:“看不出来你还会这些。”

“先前我家师妹想要给她的青梅竹马寄一封信,却害怕失了格调,自己天天苦练书法不说,还央求我们这些同门给她帮把手,当时我帮的就是研墨。”冯停云有些无奈地说道。

宋恪礼展颜一笑:“那这凝聚雾山精华的书信成效如何?”

冯停云思索片刻,缓缓开口道:“对方没有在回信里给出评价,只是说了些家常便饭。”

宋恪礼皱了皱眉头,将心里话脱口而出:“这位青梅竹马不太有人情味啊!对了,你可知你这个师妹的青梅竹马是何方人士?”

“如今剑阁的新阁主许星武。”

“”宋恪礼一时间不知何云,你是真的好意思开口啊?现在你这位师妹的青梅竹马不得是最厌恶你们雾山的人?

只是这位年轻剑修并不觉得有什么大关系,已经专注于看自己窗外的师侄了。

宋恪礼抽出一张生宣,取出狼毫毛笔,蘸取适量的墨汁,轻轻点墨:

叔侄和鸣师恩重,宗门福泽昌中盛。

而后用鹅卵石压上,置在一旁。

“这小子便先留在你们书院了。”

宋恪礼无语道:“怎么,来我们书院耀武扬威一番,现在还要我们给你们雾山照顾孩子?”

冯停云摇了摇头:“我救你一命,你帮我照顾师侄,不应该吗?”

“我”

宋恪礼有些闷闷不乐,但是跟冯停云没处说。

那日自己大喊一声“那便战”后,才刚刚纵身而出,就被人家的刀鞘击飞,落入镜湖,吃了个狗啃泥:

那刀鞘裹挟着漫天剑意而出,剑指苍穹,风云为之动容。

就在宋恪礼落入湖中时,一声巨响划破了寂静的空气。

旁边的一座亭子在剑光的冲击下瞬间炸碎,寸寸裂开,化作一片飞舞的木屑,如漫天青色飞雪。

春风再次拂过镜湖,带着尘土和破碎的木屑,宋恪礼从湖底猛地扎起,活脱脱像一只水鸭。

那冯停云拾起刀鞘后将刀插入,再次负在腰间,当时便说了这句话:

“我救了你一命。”

更气人的是,这位剑修还要求在书院小住,被告知没有床位后居然在宋恪礼房内打起地铺来。

而他带来的小师侄有样学样,居然也在宋恪礼书童房内打起了地铺。

宋恪礼那叫一个气啊!

可是后面想想,那句话确实有些道理,以冯停云的成就,说不定哪天就要飞升了,届时若是因为这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