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章 军队水土不服(1 / 2)

加入书签

京师。

李钦安稳的坐在大厅之中,看着从各地送来的情报。

其中李钦重点关注的就是三个地方,分别是关外的漠南,两淮,还有湖广。

这段时间,在这三处都在发生着战事。

在漠南那些归降自已的鞑靼部落都在疯狂的抢占漠南草原。

原本在漠南的那些残余部落,在他们的打击下纷纷北逃。

他们已经基本控制了漠南草原了。

其中尤其是河套草原上的鞑靼部落,更是在知道了他成为了鞑靼大汗之后。

立刻就识趣的对他这个大汗上了归顺的降表,祈求可以继续在河套放牧。

这段时间在草原上向他上表臣服的鞑靼部落是真的不少,遍布漠南漠北。

毕竟他们只要上了表,就不用担心遭到李钦势力的攻击了,同时还可以和南朝互市,购买生活必需品了。

同时李钦还会赏赐他们这些鞑靼贵族不少的奢侈品。

对于这种名义上的归附,就有不少好处的行为,他们这些在草原这个弱肉强食的地方长大的人。

怎么可能不去干呢?

而且我们归顺的还是我们鞑靼人的大汗,不是什么南朝的皇帝。

对于他们的归顺,李钦全部的准了。

这段时间他也给这些鞑靼部落设计出来了一套属于他们的爵位制度。

根据每个部落的实力强大,在归顺后,授予他们对应的爵位。

可以说整个漠南已经基本入手了。

虽然自已对他们的控制力,并没有大吴的那些州县控制力那么强。

但是受困于生产力,同时自已现在的重点在南方,不能在北方草原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也就这样吧。

反正只要自已可以征集他们部落的人为兵可以了。

至于剩下的什么政务啊,律法啊,就让他们自已继续处理吧。

李钦将目光从漠北转移向了两淮。

这段时间,前线的张横槊和秦臣耀基本上都是一天一封奏疏,来汇报前线的状况。

他现在正在声势浩大的攻打两淮重镇徐州。

同时派兵正在扫荡淮北之地。

那些金陵朝廷的吴军,一个个的都龟缩在城里面,不敢出城迎战。

根据江南锦衣卫的汇报,在江南的水师根本就没有任何要支援湖广的动向。

相反是派了一些小船向北进入了淮水。

可以说现在江南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保卫江南上面。

并没有要支援湖广的意思。

面对这个情报倒是挺让他欣慰的。

但是现在湖广的情况,却是有点让他担心了。

根据刘升武他们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军报看,他们已经凭借他优厚的招降政策。

成功的招降了荆州和岳州府,在长江南岸站稳了脚跟。

同时派遣荆州守将马从柯继续向南招降湖广南部的州府。

根据马从柯的回复是一切顺利,他已经联系了长沙,常德,辰州,衡州等地的官员。

他们都在他承诺保留他们官位之后,决定投降了。

很快这些州府都会换上他们的旗帜了,只要这些地方拿下了,剩下的那些州县自然也就投降了。

湖广南部平定已经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这对于李钦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同时他们也给李钦汇报了一个坏消息。

那就是他们的士兵都是来自辽东的,根本就不适应那里的气候。

从进入湖广开始就有士兵开始水土不服,不适应那里的气候。

但是并不多,可是随着他们跨过长江,这个情况越来越严重了。

现在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开始大批的不适应了。

继续这样下去,他们在南方恐怕是无法久驻啊。

面对他们情况,李钦也是非常的苦恼啊。

因为自已的精锐基本上都来自辽东和北方边关。

他们对于南方的气候,多多少少都是不适应的。

自已这样一次给他们增援的那数万大军,基本上也是来自北方的。

他们在紧赶慢赶下,也已经快要抵达湖广了,他们估计到时候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他只能想办法征集医师去军中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了。

总不能刚打过长江去,就又把军队给撤回来吧。

说起水土不服来。

李钦想起了之前张横槊给他汇报的一件事情。

随后他就翻找了起来,最后找到了一份奏疏。

翻开后,看到了上面提到的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派出骑兵去淮水以北的宿迁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